三岔口:兖煤35亿投资成“夹生饭”

2009年07月17日 8:46 52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实际上,从2003年兖州煤业开始与当地政府洽谈榆树湾煤矿投资开发事宜算起,兖州煤业在此矿上至今已耗时6年有余,尽管一期60万吨煤制甲醇深加工项目已于2008年9月建成,但与其配套的榆树湾煤矿法人主体未能设立、甲醇项目“无米下锅”、原料煤成本高于设计成本,该项目35亿元的投资正面临成为“夹生饭”,甚至投资收益大缩水的风险,兖州煤业在 陕西省再造“第二个兖煤”的宏伟目标也极有可能夭折。
  一位 煤炭分析师表示,若合资公司如期建成,在煤矿大幅增值的今天,其将为兖州煤业每年贡献约0.08元的每股收益,否则公司甲醇项目的利润将受到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对公司2009年盈利预期的下调。兖州煤业前十大流通股东之一的太平洋[19.63 -0.91%]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表示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
  一家在纽约、 香港、 上海三地上市的优质 煤炭公司何以陷入如此大的投资风险漩涡?榆树湾煤矿合资公司设立“搁浅”的背后,隐藏着合资三方、当地政府之间怎样的利益博弈?
  尴尬 配套项目“无米下锅”
  6月的陕北碧空如洗、黄沙绵延,占地约1047亩的兖州煤业一期60万吨甲醇项目坐落于陕西 榆林市榆阳区与神木县大保当镇交界处,但这个已经投产的项目正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
  “兖州煤业当初选择到榆林地区投资甲醇项目,一是希望获得当地的优质煤炭资源,二是配套煤矿榆树湾煤矿的煤质适于煤炭深加工、成本低。”兖州煤业董事、董事会秘书张宝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记者在甲醇厂现场看到,用于制合成气的三个大锅炉旁有一条全封闭的蓝色煤炭传送带,直通榆树湾煤矿方向。负责运营60万吨甲醇项目的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的董事、财务总监刘华宾介绍说,按照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安排,榆树湾煤矿定位为甲醇项目的配套煤矿,公司专门建造了这条长达3.5公里的原料煤传送带,除此之外,甲醇厂没有设计其他的进煤通道。目前,兖州煤业对该甲醇项目的总投入已高达35亿元。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甲醇项目早在2008年12月就投入试生产了,但榆树湾煤矿至今无法合法生产。近几个月来,甲醇项目的生产就只能靠外购市场煤,成本高不说,更让他叫苦不迭的是,买来的煤还必须先运到榆树湾煤矿,再通过传送带送到甲醇厂。
  “靠购买市场煤维持运营,甲醇厂的煤炭成本每吨要高出88元。” 刘华宾给中国证券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甲醇厂外购的市场煤价格约为388元/吨(到厂价),而榆树湾煤矿约定供给甲醇厂的价格为300元/吨。此外,当初该甲醇项目的建造和技术工艺设计,就是适应榆树湾煤矿的煤质,外购的煤炭往往不符合标准,除了购买成本较高以外,外购煤还存在煤质不稳定的风险。
  本来就是为甲醇项目配套的榆树湾煤矿为何不能正常生产?在刘华宾看来,根源在于榆树湾煤矿合资公司迟迟不能设立。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