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豪赌探矿权 高风险未必高收益

2011年06月02日 8:51 400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华体会体育

  出于对矿产资源稀缺性的迷恋,A股市场上拥有矿产资源的上市公司几乎总是可以享受相对高的估值,不论他们的主业是否与这些资源有关。随着对矿产资源竞争的白热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涉足矿业勘探领域,希望以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利益。
  在任何市场化的交易中,利益总与风险成正比,探矿权交易自然也不会例外。但探矿权交易的特殊性在于,探矿权唯一的风险是矿产数量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的背后是客观的物质存在,人力无法改变。因此,探矿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赌博,只是在下注的时候有更多“资料”可供参考。

130185979

  上市公司青睐以小博大
  长期从事国内外商业性矿产勘查、中国矿业联合会原副秘书长刘益康在电话中激动地告诉记者:“投资探矿权风险非常大!我建议上市公司买探矿权一定要小心!”
  但上市公司投资矿产资源的冲动似乎并不是一句话就能抑制的。近段时间以来,啤酒花(600090)、本钢板材(000761)、山东黄金(600547)、大成股份(600882)、华阳科技(600532)和江淮动力(000816)等很多上市公司都公布了涉及矿业权(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资产收购和重组公告。
  在这些收购矿业资产的公告中,几乎都直接或间接涉及探矿权的交易。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探矿权的交易价格反映的是相应区块资源储量的估计,由于采矿权对应的资源储量已经十分确定,风险较小,因此采矿权的交易价格就相对探矿权更高。但一般情况下,探矿权可以衍生出相应区域的采矿权,因此低价格、高回报的探矿权显然更受上市公司的追捧。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探矿权对应的并不是明确的资源储量,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所以一般探矿权的估值都不会比采矿权高。但是如果探矿权能够探出大量的资源,那上市公司就可能获得超额收益,这也是很多上市公司选择购买探矿权的主要原因。”
  大成股份此前公布的重组预案显示,公司拟置入华联矿业拥有的矿业权包括两个采矿权和一个探矿权,这部分矿业权资产账面价值约1.4亿元,评估值约8亿元,增值率471.39%。然而,上述矿权中的探矿权经评估后的价格也仅为400万元,与矿权评估总价的8亿元相比显得有些不太相称。
  在上述两个采矿权中,下头矿区按采矿许可证证载规模及设计生产规模确定为100万吨/年,预估价值为1.44亿元;而上述探矿权根据储量规模设定生产规模确定为10万吨/年,而回采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也均参照下沟铁矿设计选取,经此粗略对比,探矿权的评估价格显然远远低于采矿权证,其隐含的潜在回报也远远高于采矿权证。
  一位具有矿权评估资格、在四川一家资产评估公司担任高管的人士告诉记者:“探矿权的风险非常大,风险大,对应的收益也就大,那么在同等条件下,探矿权的评估价值就会低于资源储量已经十分明确的采矿权,而且普查性质的探矿权,评估价值也会低于详查性质的探矿权。”
  对于探矿权不同性质的区分,浙江省金华市国土局地勘环境管理处处长金钦帅告诉记者:“详查过后可以得出基础储量、普查则得出控制储量;而且普查是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勘察,详查的范围则在相对较小。”
  普查探矿权往往是对某个矿区的矿产储量做大致预测,对于矿区内究竟含有多少矿产、成色品相的高低都无法准确判断,风险相应较高。因此,普查探矿权与详查探矿权、采矿权相比成本相对较低。而如果探矿权下勘探出较大储量的矿脉,则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探矿权获得的收益显然比直接购买采矿权要大得多。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