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调研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建设
2009年07月16日 9:2 2528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王念弟
发改委的这份报告,提出多种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行业,如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指导目录,让铁路投资结算的清算体制公开透明,扩大铁路运输中企业定价权、利用金融工具扩大铁路融资渠道等。
“铁路是四万亿建设中的主要投资领域,铁路建设进入了‘超常规’扩张阶段。加快铁路体制改革十分迫切。”此间不愿公开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
地方政府参股铁路“只求所在,不求所有”
在2004年之前,铁道部自己占铁路基本建设投资的90%以上,其余多为地方政府投资。从2004年起,铁路部门大力推进铁路投融资改革,绝大多数新建铁路项目均以合资铁路方式投资建设。
“尽管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幅度较快,但所占比例依然很低。”该人士表示,2007年,铁道部投资约占铁路基本建设投资的85%左右。
上述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调研中发现,地方政府投资铁路,往往“只求所在,不求所有”,而煤炭、电力等企业投资铁路则是在运能紧张的环境下获取一定的运力保障,或者是为了中标有关的铁路施工项目。
“铁路投资资金,主要来源是铁路建设基金、财政预算内资金、国债、统贷统还的国外贷款等。”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罗仁坚称,其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规模约300亿元至500亿元。
铁路投融资领域专家们表示,尽管铁路行业实行了主辅分开、铁路局直管站段、扩大合资铁路规模和股份制试点等基础性改革,但体制框架并没有根本性改革,没有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这正是民资难以大规模进入铁路领域的症结。
对民资进入铁路领域的障碍,国家发改委进行了集中调研,也得出相同观点。
“从政策层面看,目前铁路行业准入已经基本没有所有制限制。”上述参与座谈会的专家分析时称,即2005年7月,铁道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客货运输、运输装备制造与多元经营四大领域。
“但是铁路具有网路化运营的特征,政策的放开不等于现实的准入。”该专家表示,如2007年,国家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81.6%,再加上其控股的合资铁路,实际控制的营业里程占90%以上。而铁路的运行图、径路安排、调度、车流计划以及清算平台等配置,直接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但目前铁路主管部门通过行政职能和路网优势,几乎垄断了所有行业资源。”上述专家称,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铁路部门主导了设计、工程造价及概算、招投标等环节,其他投资者缺乏话语权,被动面对较大幅度调高概算或者变动技术方案的风险。
之前,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调研也表明,以往的一些由铁道部和当地政府合资修建的铁路,由于不能享受到和国铁路平等的路网使用权和通路权而陷入困境,最后一般以铁道部低价收回收场,地方政府只能吃“哑巴亏”。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