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遭遇”爆炒 企业囤货待涨
2011年05月13日 8:54 2202次浏览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分类: 华体会体育
铟价上涨“惊心动魄”
4月21日在云南开市的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为国内首家有色金属现货电子交易所。作为上市的两个品种之一,铟锭经历了连续8个交易日的涨停行情,最高价一度达到761元/手,即7610元/公斤。
这一价格已经远超同时期上海现货市场铟锭的实际成交价。根据上海有色网的报价,铟锭目前的实际成交价格在5800元/公斤上下,两者相差1800元/公斤。而这一价格在近3个月来已经大涨了35%,贸易商形容报价时简直是“惊心动魄”。
对如此悬殊的价差,部分企业人士认为,交易所价格对现货实际成交已经“缺乏指导意义”,只能说是小范围投机资金的炒作导致。
泛亚交易所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资金对铟的热捧正说明其后市价格被强烈看好。“铟作为稀有金属,既有良好的需求前景,又有收储预期,它的价格应该比现在更高才对。”据悉,泛亚交易所拥有的铟锭库存接近5吨。行业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精铟产量为336吨(其中再生铟为10吨),比2009年增长1.5%。
昨日,泛亚交易所的铟锭价格终于出现下跌,交割价格为7240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跌5%。不过与上市当日相比,依然上涨了50%。
生产商囤货待涨
据韩国媒体报道,由于近年来对铟的需求不断增加,韩国知识经济部决定将铟列入合法的“海外资源”(指全部依赖进口的重要稀有资源),并加紧在海外开发铟资源。
海内外对铟的重视让国内的生产商也开始囤货。记者从业内获悉,某国内主要铟锭生产企业从年初就已经开始取消大部分出口长单,大幅裁减供货量。除了保留部分自身所需的生产原料外,其他铟锭全部进入企业库存,或转卖给大股东囤货待涨。这也使得市场上一度出现铟锭紧缺。
“目前铟价虽然大涨,但还没有突破2006年8000元/公斤的历史峰值。看好后市的人士就认为突破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围绕铟的炒作,主要是资源稀缺性、收储和下游需求大幅增加的预期。虽然目前后两个预期一直没有真正兑现,但却被市场反复提及,以此作为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事实上,在价格上涨的同时,反观铟实际需求的增长,就会发现与价格涨幅不成比例。
多份券商报告显示,市场普遍预期随着铟在LED和太阳能薄膜上的广泛应用,在未来几年内,铟的市场需求会大幅增长。
但是,目前铟在太阳能薄膜电池上的需求预期还没有得以真正兑现,主要的应用领域仍为ITO靶材,即液晶显示屏生产。国内最大的铟生产商株冶集团(600961)内部人士向记者坦言,事实上,截至目前,铟的终端需求稳定,并无明显变化。“随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下游需求的确有扩大趋势,但是不应引起价格如此剧烈的波动。”他表示。
有业内人士认为,若收储和需求预期无法兑现,目前铟价累积的风险终将释放。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