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万事俱备
2011年04月29日 9:1 7010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钼
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找矿
按照国土资源部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的构想,“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00处以上,新形成10处以上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尽管难度不小,但在张洪涛看来,实现这个目标不是没有可能。
“理论突破是找矿突破的根本出路。”张洪涛认为,推广应用先进成矿理论,指导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经验。他列举了近年来我国地质找矿取得的一系列战略成果,比如按照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发现大批重要的铜钼矿床,包括我国德兴铜矿。我国科学家还应用地质力学和陆相生油理论,指导发现了大庆油田。国土资源大调查开展以来,中国地调局坚持依靠科技,发现并评价驱龙、多龙、普朗、羊拉、土屋-延东等超大型铜矿,一大批新的国家级资源基地已经初具规模。
张洪涛说,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工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得到了国内外地质学家的肯定,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危机矿山找矿取得突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理论研究深入和勘查技术进步。综合上述情况,张洪涛对完成找矿目标非常乐观。他指出,“十二五”期间,我们更要应用先进地质理论指导地质找矿勘查工作。全国19个重要成矿区带、47个整装勘查区、391个重点勘查区的找矿勘查部署和重要找矿行动,都要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作用,应用先进的成矿理论,指导地质找矿勘查工作,减少勘探风险,提高地质找矿效率,引领地质找矿勘查取得突破。
用先进的技术快速突破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资源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在深入分析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之后,为促进勘查突破,国土资源部提出了高举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和实现地质找矿突破“两面旗帜”,着力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技术进步是找矿突破的重要途径。”在张洪涛看来,当下最重要的是解决找矿技术瓶颈问题。他认为研发、推广、应用新的勘查技术方法,是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关键。
张洪涛指出,要组织在全国普及应用岩心钻探新技术和新工艺,快速提高钻探效率;组织推广应用2000米岩心钻探技术,为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手段。同时,要加快推广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技术及地球物理勘查新的仪器设备,加大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综合勘查和异常查证力度,快速发现一批新的矿产资源地,促进找矿突破。
张洪涛认为,成果转化是找矿突破的终极目标。找矿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将成果向经济社会发展转化,地质找矿要强调产、学、研、用结合。
“实现产、学、研、用结合,首先要有改革精神。”张洪涛建议,要探索新形势下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机制,使中央公益性地调队伍、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省级地勘单位、行业地勘单位、矿业公司、金融公司、投资公司等形成合力,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实现找矿突破。
同时,要通过组织实施地质找矿勘查重大项目,创新现代成矿理论,培养高端科技人才。这种未来式的战略思考凸显了我国地质科技人才的严重不足。张洪涛说,“地质找矿是一项知识密集型的工作,科技人才是实现地质找矿突破的关键。”
他建议,以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为目标,以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面向地勘行业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同时,继续实施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力争更多人才加入“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鼓励大专院校的硕士、博士等从事一线野外地质工作,鼓励技术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博士。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