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为满足A股赢利标准 重开采轻勘探
2009年07月14日 9:4 3854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华体会体育
黄金上市公司的概念迷雾
除了金价走势上的争议干扰着投资决策,国内黄金上市公司惯常使用的语言体系,也使投资者不容易对黄金股的真实价值作出准确判断。
“资产规模”就是不好弄清的概念之一。陈一锦在国外的矿业公司任职十余年后,募集资金回国寻矿,但近一年里看过多个金矿,却没有完成一笔交易。
“国际资源公司千方百计回避买资源以外的资产,即使是必不可少的办公楼,也是越少越好”,而陈一锦在国内每到一个矿上,却发现对方必宣传自己的资产规模,包括兴致勃勃地谈论大量资源以外的资产。
即使话题终于聚焦在“资源量”这个概念上,双方仍然是南辕北辙。陈一锦说,“国内的矿业公司喜欢谈一个笼统的储量和品位,而我在意的储量,要有一个确定的边界品位圈定的矿体”。
作为国外计算矿产储量的主要指标,边界品位指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时单位个矿样中有用组分的最低品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熟知矿业的教授李春江介绍说,边界品位是根据矿床的规模、开采加工技术条件、矿石品位、伴生元素含量等因素确定的,按照目前的金价估算,“目前的泥金和沙金边界品位大约是每吨2克”。
留学国外多年的李春江同样习惯了使用“边界品位”的概念,结果在跟国内同行交流时也遭遇了同样的“对话”障碍。一次他询问国内某大型矿业公司董事长有关边界品位问题时,对方的回答很直接——“我们不管这一个。”
简略而粗放的储量描述,使得黄金上市公司的“储量竞赛”逐步升级。一家私募投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你看着吧,下半年还会有一些黄金上市公司会宣布要装入储量惊人的金矿。”
“储量实际上跟可开采的数量不是一回事”,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武壮说,缺乏专业性的限定使笼统的数字更容易带上朦胧的诱惑。
“盎司成本”是难以对话的“黄金巴别塔”上的另一个例证。陈一锦说,加拿大等股市上的金矿公司每盎司金的成本一清二楚,投资者很容易对应当时的每盎司金价,结合公司资源储量,迅速清楚公司的市值是否偏高或偏低,相比之下,“国内只计算吨矿成本或是每克金成本”。而一位黄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即使都使用每克金成本,每家公司背后摊算的内容也不同,“花样差很多。”
郑于强告诉记者,紫金矿业比较注重每克金的成本,他承认对于外部投资者来说,评估黄金股难以有接近的标准,“确实见仁见智”。
“盎司成本这样的观念本身没错,但你觉得用这样的观念在中国的股市上能赚到钱吗?”宋军反问道。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