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股份重组迷雾:黄金资产遭质疑
2011年04月11日 9:52 6351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华体会体育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同样由于黄金价格上涨,作为原先的卖方自然人郭文军提高了对于珠拉黄金的要价;另一方面,由于大漠矿业和珠拉黄金位于同一矿床,面临着整合的需求;上海泓泽控股决定将两个矿业以30亿元的价格先行买下,而后以此认购大元股份新增股份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
这一变数的出现使得大元股份的第二次酝酿转型矿业的重组之路陷入迷局。
1.大元股份的前世
1999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的大元股份最初从事炼油相关业务,控股股东是国企背景的宁夏大元炼油化工。不过,国家自1998年开始对石化行业进行改组之后形成了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但隶属宁夏当地国资委的大元股份并非两大集团的成员。
上市次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飞涨,大元股份的净利润从1999年的2094.99万元下滑至2000年的689.62万元;虽然2001年下半年原油价格再次下探,但处于两大石化集团夹缝之中的大元股份不得不面临高达1.22亿元的亏损。
这一背景之下,大元股份在上市两年之后启动了第一轮重组,一方面控股股东宁夏大元炼油化工持有上市公司1.4亿股被无偿划转给宁夏综合投资公司(下称“宁夏综投”)持有,另一方面,公司将原先炼油资产出售的同时从大连实德集团购买了PVC板材等相关资产以酝酿向新型建材领域转型。
随着大元股份主营业务的转型,公司在2002年顺利扭亏,当年微盈209.39万元;只是这一现状仅仅维持了一年,2003年和2004年就由于公司产品推广难度较大和板材产品的竞争激烈等因素,大元股份分别亏损246.54万元和3692.3万元。
在2004年大幅亏损之后,从2001年开始和大元股份搭上关系的大连实德集团再次出手,其控股的实德投资在2005年6月16日以2.912亿元的价格从宁夏宗投手中购得1.4亿股国有股,约合每股2.08元;这一价格和当日大元股份的收盘价2.5元相比出现了约16.8%的折让。
这一收购在股权转让协议刚刚签订27天之后就获得了宁夏自治区政府的批准,2005年9月初,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了这一收购方案;随之而来的股改中实德投资支付了1920万股送股之后依然持有大元股份1.208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0.4%。
当年大元股份再次象征性地扭亏,实现了约860.37万元的净利润,但如果除去其中203万元的委托投资收益和424.46万元的以前年度计提减值转回,当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101.21万元。
但如果不是这区区几百万元的净利润,在2005年2月就已经因为连续两年亏损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ST)的大元股份将面临退市。
2005年12月28日,大元股份以其他应收款等约2991.11万元的价格从控股股东实德投资手中置换获得嘉兴中宝碳纤维49%的股权。这家公司被称为“技术先进、产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盈利能力较强,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公司的业绩”。
在随后的2006年5月、10月和11月,大元股份先后从实德投资、中宝股份(600208.SH)和实德投资手中以983.56万元、1500万元和645万元的价格购得中宝碳纤维17.74%、23.26%和10%的股权;至此大元股份先后耗资6117.67万元花费了约一年的时间将中宝碳纤维变成其全资控股的公司。
如果再算上大元股份在2006年12月出资2900万元从事的投资中购得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公司的9.51%的股权,在过去一年的时间中大元股份手中有4528.56万元现金流入控股股东实德投资手中,这还不包括2005年年末进行置换的2991.11万元其他应收款等款项。
不过,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花费了6000多万元收购的中宝碳纤维却是块“鸡肋”,非但没有能持续为公司带来净利润,这块号称能够为上市公司“提高业绩”的资产的盈利能力也极为一般。
2006年11月完成收购之后,中宝碳纤维当年实现主营收入约4765万元,较之该公司2005年营收下滑约28%;由于大元股份在2006年陆续完成对中宝碳纤维剩余51%的股权收购,因此当年合并报表中,中宝碳纤维仅为上市公司贡献了856.64万元主营收入,刨去517.54万元的主营成本,当年主营利润约为340万元。
接下来的2007年,中宝碳纤维由于“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原材料的采购严重受阻,导致开工率不足”,当年实现的1906万元主营收入仅仅占2005年和2006年营收的30%和40%,而继续高企的业务成本使得这家公司2007年出现了924万元的亏损。
虽然2008年中宝碳纤维凭借着主业营务收入的提升全年创下了577万元的净利润,但接下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其在2009年出口业务严重受阻。大元股份2009年年报显示,公司碳纤维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2144.23万元和2374.24万元,主营利润再次出现230万元的亏损。
在介入碳纤维业务失利的同时,大元股份原先转型的新型材料业务同样没有起色,公司状况日渐窘迫。
虽然实德投资在接手上市公司之后仅仅在2005年和2006年维持了860.37万元和610.75万元的微弱盈利;但在接下来的2007年开始大元股份开始走下坡路。
据记者统计,从2007-2010年四年中,2007年和2009年分别亏损1870.33万元和4804.56万元,虽然2008年和2010年微盈224.84万元和400.64万元,但这都得益于非经常性损益。
如2008年大元股份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83.26万元,不过凭借着出让中宝碳纤维的一块土地录得的1068万元的收益、政府补贴301.85万元和出售金城股份(5.92,0.06,1.02%)(000820.SZ)等获得的约279.53万元投资收益,当年业绩被扭亏为盈。
不过,作为控股股东的实德投资似乎并不在意大元股份每况愈下的经营状况,在2009年2月份起股改限售股获得流通之后,实德投资一边减持套现一边寻找新的接盘方,最终携着减持套现和股份转让的约15亿元现金离场。
昔日炼油国企在试图转型新型建材和化纤行业(碳纤维)失利之后,新的重组方上海泓泽投资开始编写了一个关于金矿的新故事。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