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发展停牌核查 稀土矿风险亟待认清
2011年03月30日 9:25 3981次浏览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华体会体育
被忽视的风险
稀土概念让兔年第一牛股西藏发展股价迅速上冲,然而西藏发展虽然提示其中风险,投资者似乎都不在乎。
3月18日,西藏发展的公告对目前运作的项目陈述了5大风险:一是该公司目前尚处于初创阶段,稀土矿的回收率尚未达到评估报告预计的水平 (现有工艺正常生产时综合选矿回收率约40%,评估采用精矿综合回收率为75%),即便按照计划对现有的稀土矿处理生产线实施技改,最终能否达到评估报告预计的水平具有不确定性;二是对该稀土项目,公司仅参股26.67%,由合作方控制,公司并不能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三是该稀土项目的采矿许可证需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转移到新公司,如无法获批,则存在项目投资不成功的风险;四是该稀土项目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截止到2016年,如到期后无法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进行续期,则评估报告中预计的采矿权到期后能顺利延续的假设无法成立,该项目的投资价值将大幅度贬值;五是如评估报告所言,“该矿经多年经营建设,矿山现已具备一定的采选规模,有七个采矿点,根据资料,剥离量达48万立方。2008年生产原矿约5万吨,2009年因经济原因未生产,2010年因稀土价格上涨,生产原矿量为8.6万吨,但由于多种原因,自建矿起从未连续正常生产。”请投资者关注此矿过去从未连续正常生产这一事实。
对上述风险,参与上述项目的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选矿回收率约在30%左右,项目启动后,需要投入较大资金进行技改。至于“从未连续正常生产”,该人士表示,主要是考虑回收率和相关手续在办理等因素,尤其是回收率低,容易造成浪费,所以是做一阵停一阵。
刘国辉承诺成立“清债小组” 称将回购智能稀土原始股
随着西藏发展稀土项目现身的还有神秘商人刘国辉,数年前正是由于看好稀土概念,购买了刘国辉旗下的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四川智能稀土)原始股的投资者,时至今日却变现无门。昨日(3月29日)上午,刘国辉的助手致电 记者,称刘国辉将于下午从西昌飞到成都向记者当面解释四川智能稀土原始股的相关问题。
刘国辉下飞机后立即与记者见面,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出承诺,将成立“清债小组”解决此问题。
刘国辉称自己被“忽悠”
“我专程从西昌飞过来向你解释四川智能稀土原始股的相关问题。”刘国辉向记者表示,“你看,这是我的机票。今天下午2时10分的飞机。”
刘国辉表示,目前忙于西藏发展、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德昌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新公司的运作。对四川智能稀土的渊源,他和助手都表示自己也被忽悠了,这个公司是空壳公司,做这个公司的原因是之前一个有往来的朋友说可以将公司推上市。
刘国辉透露,“合作伙伴当时向我做出承诺,我不出一分钱,就可以帮助实现四川智能稀土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我们曾约定好,如果上市成功我给他36%的股份。当时还找了几个美国人过来,签署了一个协议。”刘国辉表示,已经有几年没有经营四川智能稀土。他坚称,四川智能稀土的运作和他没有关系。
那么,目前投资者手中的四川智能稀土的原始股又是怎么回事?“当时我不了解他们 (四川智能稀土原股东)已经把四川智能稀土卖出了1000多万股。”刘国辉表示,2007年他获悉该情况后,决定出钱回购四川智能稀土的原始股。据刘国辉透露,当时发过公告,但应者寥寥。
据记者调查,刘国辉凭借成都市广地绿色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2005年5月进入四川智能稀土并坐上大股东的位置。当时有公开报道称,“成都富豪驱两川企赴美上市”,报道核心即指出刘国辉将携四川智能稀土和广地绿色在美国上市。
“整个赴美上市的情况都是金龙(记者调查,“金龙”全称为四川金龙投资有限公司,刘国辉在2005年从这家公司接盘四川智能稀土)在运作。“刘国辉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被‘忽悠’了,对金龙的运作并不知情。”
刘国辉透露将找四川智能稀土以前的股东追诉责任。不过,记者多方联系四川金龙投资有限公司,但未有结果。刘国辉真是被“忽悠”了吗?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