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需求复苏乏力 囤油待涨后果恶劣
2009年07月09日 8:45 2800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宋菁
需求复苏乏力
成品油产量激增的同时,需求却未能同步增长。
此前3、4月份,中石油、中石化成品油库存的锐减,被归因于中间贸易商们“囤油待涨”的投机需求,以及终端需求的微弱复苏。
在香港上市的大型成品油中间商光汇石油,其分管成品油销售的人士告诉记者,中间商们在6月的进货开始明显减少。这家企业90%的产品都是销售给中间商及民营加油站。
他透露,5月份,受成品油零售价上调预期的影响,贸易商们拿货很积极,“不少客户一次就购进了平时一个多月的采购量。”涨价预期的兑现,以及终端销售的不畅,使得6月第二周开始,贸易商们开始明显减少采购。
“中间贸易商的库存又回复到高位水平,”上述人士介绍,从3月开始的不断进货,“不少存货还没能消化掉。”他以一个珠三角的民营加油站为例,一个加油站去年同期一天一般能消耗10多万公升的汽、柴油,但现在每天的消耗量也就在5万公升左右。
“工厂的用油也未见好转”,上述茂名石化人士说,从近月销售情况来看,柴油的销售情况要明显弱于汽油,“柴油的销售同比一直处于下降阶段,环比虽然略有好转,但整体情况仍然很不乐观”。
他估算,珠三角的柴油超过30%是直接由工厂消耗,50%用于与出口相关的物流运输。而眼下,这类倒闭的企业并未出现明显复产迹象,广东地区乃至全国的进、出口仍然在持续下降,“华南区域的柴油需求难言复苏”。
终端销售的不畅,从各地的加油站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中可窥见一斑。6月以来,北京、上海、重庆等多个地区,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让利促销。
“6月库存可能反弹的判断在于,需求恢复的速度要远远慢于产能释放的速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郭海涛7月7日表示,从此前数月成品油库存的消化情况来看,3月以来,终端需求环比的确在缓慢复苏,只是“政府数次提高成品油的零售价格,可能抑制仍然脆弱的终端需求”。
该机构曾经判断,2009年国内的原油需求仍将维持正增长,预计增幅为3%,远逊色于往年增速。
“成品油产量的激增以及需求复苏的乏力,可能致使国内成品油尤其是柴油的供求关系,面临再次失衡。”郭海涛表示,去年末及今年一季度,中石油、中石化曾经出现严重“憋库”现象,市场供给明显大于需求。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