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热潮 电企集体进军煤炭开采

2009年07月08日 9:52 311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受收购山西两家民营煤矿的影响,7月7日,华电国际被牢牢封死在涨停板上。
  “在电价体制改革迟迟没有进展的情况下,抓住一切机会向上游煤炭进军已经成为目前所有火电企业的共识。”国电电力一位人士说。
  事实上,发电企业投资煤炭资源的热潮,早在几年前即已涌现。然而,此波投资潮与之前的不同之处在于,过去电力企业大多寻求参股煤炭企业,而现在发电企业们谋求的则是控股。
  “虽然都是煤电一体项目,但由于电力公司在项目中的控股程度不同,对煤炭资源的控制也大不一样。比如早前国电集团燃料公司与河南平煤集团合作煤电项目,由平煤集团控股,而国电方面出资4亿占40%的股份。在这种合作框架下,国电只有在同等市场条件下才可获得项目的优先煤炭供应权。也就是说,买煤可以,但价格几乎没有太大商量余地。可想而知,在煤炭价格飙升的背景下,这种以参股方式的合作对电力企业降低成本的作用意义并不大。”国电电力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上述人士表示,现在发电企业介入煤炭领域通常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自行开采或与政府合作建设;另一种则是收编民营企业。
  开发热潮
  “煤炭作为一次性能源,山西、东北等地已基本划分完毕,现在强势竞争的地方是在西北,特别是内蒙古和新疆,拿到一块质量好的煤田可以成为以后竞争的本钱。”煤炭专家李朝林说。
  翻开内蒙古煤炭企业的名单,除神华等专业煤炭企业外,五大电力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已纷纷占据了重要地位——华能在呼伦贝尔,中电投在通辽,国电在赤峰……
  “现在内蒙古已经成为五大电力集团的老总们最经常出差的地方。”上述国电电力人士笑称。
  “自行申请探矿权和采矿权,从企业对项目的掌控度来说,肯定是最强的。但最大的缺点是前期准备时间长,在目前煤价高企的时候,大家都希望能够尽快出煤。” 该人士对记者说,“在如今情况下,与地方政府合作,地方出资源,企业出资金和管理,最终实现企业控股的模式目前最受电力央企的青睐。”
  “西北地区虽然资源丰富,然而地处偏僻,交通等配套设施非常不完善,因而前期投资巨大,一般的企业根本没有能力运作。而电力巨头们大多是央企,不仅有财力,而且还能带来相关产业的一揽子投资,自然能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李朝林说。
  事实上,上个月华能集团控股甘肃华亭煤业的案例即属此种模式。
  2008年10月,华能集团从甘肃省国资委手中获得了甘肃第一大煤炭集团华亭集团40%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今年6月,华能再次获得来自甘肃国资委9%股份的划转,从而实现了对华亭煤业的控股。为此,华能准备了一份高达300亿的投资计划,在甘肃建设煤、电、运一体化基地。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