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09年下半年投资主线解析
2009年07月07日 9:42 4860次浏览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分类: 华体会体育
子行业基本面分析
从基本面情况看,有色金属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依然严峻,行业减产还在继续,而有色行业下游需求还未达到全面复苏阶段。从历史数据看,由于金属消费淡季即将到来,每年5-8月国内有色金属产量及进口量都会出现回落,“中国需求”对金属市场的推动作用将会减弱。下一轮金属价格的全面上涨将基于宏观经济的回升引发的行业基本面的好转,预计2009年下半年有色金属供需情况依然严峻,基本金属价格将维持强势。
1、黄金:最佳的避嫌品种
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货币系统处于震荡之中,危机严重的国家本币出现贬值,货币贬值导致黄金相对价值提升。今年金价的上涨是由经济环境均定的,而并非短期因素刺激,所以会更持久。同时,黄金作为财富储备功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往往会充分发挥其作用。今年3、4月份,俄罗斯、中国先后公布了增加黄金储备的措施,特别是中国的黄金储备已增至1054吨,排名第五(不含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外,欧美各国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导致流动性持续释放,加之近期油价的大幅上涨,使通货膨胀的预期再度升温,金价在中长期将继续呈上升走势。
总体看,预计2009年下半年金价维持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黄金价格处于高位将有助于黄金上市公司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因而依然看好黄金股在下半年的走势。《机构内参》建议重点关注中金黄金、山东黄金、恒邦股份等。
2、铜基本面最好
2009年上半年,中国对铜的进口量连续4个月创历史新高。随着中国收储完成和消费旺季结束,中国的进口将逐渐平息,欧美日的铜需求虽然有所回暖但真正复苏还需时日。需求支撑的铜价上涨将结束,但是美元贬值和流动性过剩将抵消需求的不利因素。另外,铜矿供给紧缺仍然是最根本的支撑,铜仍然是基本面最好的金属,因此预计下半年的铜价仍然乐观。《机构内参》重点关注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等。
3、钨、钼、稀土价格即将回升
与基本金属价格走势相反,钨、钼、稀土等金属的价格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低迷,目前仍然在底部徘徊。下半年随着行业需求的逐渐复苏,有望重拾升势,从而带动相关企业盈利状况的回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钨、稀土等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在“新能源”概念的刺激下走出了大幅上涨行情,目前市盈率水平已处于高位。下半年随着行业基本面好转,公司业绩将有所回升,市盈率回归至理性水平,投资机会再次来临。《机构内参》重点关注厦门钨业、金钼股份、包钢稀土等。
4、铅酸电池需求支撑铅价
从供给方面看,全球铅产量增长主要依靠中国产量增长。铅加工费从2007年的350美元/吨下降到目前的80美元/吨,介于2002-2007年的平均水平50到150美元/吨区间。在目前的加工费水平下,铅冶炼厂仍有利可图,并愿意保持相当的产量。预计2009年全球铅冶炼仍将保持4.5%的增长,产量的增长主要是中国市场产量的快速增长,其他国家产量增量几乎为零。
在需求方面,2009年全球铅需求增长同样依赖于中国消费增长。由于近几年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铅的需求,使中国铅需求增速从2007年开始远超全球铅消费增速。此外,由于汽车行业回暖,使用于配套生产的铅酸电池新增用量随之增长,中国汽车巨大的潜在需求,预计铅酸电池2009年用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综合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看,铅价在今年下半年将保持高位,并为相关铅冶炼企业的业绩形成良好支撑。个股关注豫光金铅等。
5、受不锈钢拉动镍需求向好
由于镍生产商大举减产和不锈钢市场需求显示出触底,各地区的不锈钢产量开始反弹,尤其是中国不锈钢产量在09年1季度快速增长,镍的基本面正在好转。作为近几年全球不锈钢产量的中坚力量,2008年中国不锈钢产量同比下降3.3%,2009年则小幅增长2.2%,中国不锈钢产量今年有望超过欧洲。
不锈钢产量恢复,将促使镍需求增长。2008年由于镍价的大幅下跌,不锈钢企业大幅缩减库存原料,经过08年的减库存,目前不锈钢企业的原料库存普遍在低位。2009年镍价自底部反弹,尤其是在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下,有色金属价格面临上涨的趋势,不锈钢企业将提高原料比例,从而拉动镍原料需求,个股关注吉恩镍业等。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