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强硬路线失去支持 钢厂或将各自为战

2009年07月06日 8:10 301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妥协可能性低
  上个月眼看一些年度合约过了截止日期,但谈判却依然未决.但力拓发言人士称,与钢厂的谈判还会继续下去.
  "我们的合约是在钢厂客户手中,而不是中钢协.我们已与日本、台湾和韩国厂商达成指标结算价,而且会和中国不同的客户进行协商."
  分析师怀疑矿商能否向中国妥协,因为提供中国钢厂更好的条件,会破坏和亚洲其他钢厂的关系.此外,以现货价为定价基础的替代方案,也是矿商可能乐见的结果.
  "矿商现在占上风.他们没有理由提供中国更好的条件,"澳新银行(ANZ)分析师Mark Pervan表示.
  "如果走进现货市场,力拓和必和必拓可能在今年稍後拿到更好的价格,而这意味着矿商更迈向指数型定价系统."
  对钢铁厂商而言,接受33%降价幅度可能是最好的解决之道,这可以让本已积弱不堪的指标定价系统苟延残喘一两年.
  巴克莱资本分析师Amrita Sen表示,"趋势肯定是朝向现货市场.这套系统正在瓦解,每年都愈来愈难达成协议."
  澳新银行的Pervan表示,宝钢可能准备好签定和日本一致的年度协议,而非冒着价格上扬的风险,去押注中钢协略大降价幅度的提案,"产业对于中钢协的拖拖拉拉颇为不满,钢铁厂商必须思考要撇开中钢协,而非奉承."(完)

[1] [2]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