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金银工业的发展历程

2011年02月23日 15:11 1728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贵金属

  二、60年来金银工业的进展和成就
  (一)金银工业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起步恢复
  新中国的金银工业,始自于东北解放区。1946年在黑龙江省解放区恢复了乌拉嘎、驼腰子、漠河等处的黄金生产,并分别设立金矿区。1947年,东北人民政府在黑龙江哈尔滨成立了金矿局,组织北满沙金生产。1947年东北解放区人民政府接管了被誉为“中国黄金第一矿”的吉林皮沟金矿。1948年5月恢复生产,当年生产黄金1万两,1949年提高到2.25万两。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沈阳冶炼厂于1949年初恢复金银生产,产量逐年增加。到1957年,沈阳冶炼厂黄金产量约占全国的1/3,白银产量几乎占全国的100%,沈阳冶炼厂可以说是中国金银冶炼的先驱和重要基地。
  1949年12月首届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会议召开,确定了1950年有色金银生产任务:黄金3.5万两,白银35万两。
  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色冶金企业先后建立了一批金银生产车间,从重有色金属(主要是铜和铅)冶炼副产品中提炼出大量的伴生金、银。
  1957年国内黄金产量5.541吨,白银产量122吨。其中有色副产品2.948吨,占全国黄金总产量的53.20%。

  (二)金银工业在“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曲折发展
  195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组织群总生产黄金的指示》,给萧条的黄金工业带来生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黄金生产建设热潮。1958年以后,各冶炼企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在扩大金银原料来源、提高技术和改进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1958年的黄金产量达到6.89吨,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年产记录。1960年国民经济“大跃进”开始,有色金银工业也喊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采取过一些不科学的措施,对金银生产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1960年,组织了著名的“白银大会战”。在前苏联全部撤走在华专家、撕毁合同后,为了提前偿还苏联的贷款,有色金属工业的上海冶炼厂、株洲冶炼厂、沈阳冶炼厂担负着重新冶炼白银(回收银元银器)的任务。周总理亲自过问,设立专门指挥调度机构,广大职工昼夜奋战,提前完成了这项紧迫的任务。当年,我国白银产量达到创记录的2048吨,比1959年同期增长了11.38倍。1961年白银产量为1858吨,到1962年下降为611吨,1963年才恢复至正常水平的237吨。
  1961年全国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开始纠正“大跃进”的失误。1962年冶金部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政策和加强科学管理的措施。到1964年恢复和新建的黄金矿山,新增岩金采选规模2030吨/日,砂金采选规模89万立方米/日,生产了大量的金块矿和金精矿,为有色金属冶炼厂生产黄金增加了更多的原料来源。沈阳、株洲、云南、烟台等重有色金属冶炼厂,都相继处理金块矿和金精矿,不仅工艺合理,还综合回收多种共生的稀有金属,黄金回收率比个矿山分散处理高2%-5%,成本低,效益好。另外,沈阳冶炼厂和株洲冶炼厂从湿法炼锌渣中回收银,收到很好的成效。
  在此期间金银提炼技术长足进步。沈阳冶炼厂最初以传统的火法冶炼工艺,从铜、铅阳极泥中提炼伴生金、银。经不断改善生产流程,首创了将铜铅阳极泥先硫酸化焙烧后回收硒,再提炼金银,不仅有利于提炼金银,而且加强了资源的综合利用。这种新的工艺技术,及时推广到上海冶炼厂、株洲冶炼厂等单位,都收到很好效果。
  1965年1月,中国黄金矿产公司成立,标志着中国黄金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建成了新中国的黄金工业体系,促进金银生产。1965年全国黄金产量7.824吨,白银产量为265吨。其中有色副产金3.603吨,占46.05%。

  (三)金银工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干扰后,迅速拨乱反正
  10年内乱的“文化大革命”,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也给有色金银工业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在“文革”中,中国黄金矿产公司被当作“复辟资本主义”的产物而痛遭批判。1969年6月16日,冶金部军代表签发了《关于撤销中国黄金矿产公司有关问题的通知》,被迫撤销了中国黄金矿产公司,原中国黄金矿产公司直属金矿一律下放给各省、区、市管理(秦岭金矿除外)。
  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主管黄金工作,力挽狂澜,采取措施,拨乱反正。1975年5月王震在北京主持生产座谈会议,重点研究了发展黄金生产的重要意义、80年代黄金生产目标、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及黄金价格政策等相关问题。1975年以后,国家对有色金属伴生金的综合回收逐步重视,在黄金的收购价格、税收、外汇分成、专项贷款和发展基金等方面,对“有色副产金”均采取与“黄金矿产金”同样的优惠政策。
  1975年10月,王震又主持起草了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黄金、白银的报告》。《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黄金工作的领导,增加必要的力量??????冶金部拟成立黄金管理局,产金的重点省、市、自治区要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同年10月,冶金部与国家计委地质局联合印发了国务院领导同意的《关于大力发展黄金、白银的报告》。《报告》规定了黄金补贴、专项贷款、实物补助、外汇分成、物资供应等一系列扶持黄金生产的具体政策。对于白银的回收,《报告》强调,要加强科学研究、搞好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注意从铅、铜冶炼中综合回收黄金和白银,提高副产黄金和白银的回收率;要把扩大综合回收范围当做一项技术政策来抓。
  1976年1月,冶金工业部设立黄金管理局。1979成立中国黄金总公司。1979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黄金指挥部(后改为武警黄金指挥部),开创了用军队的形式开展黄金地质勘探工作的先河。冶金部还于1978年9月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快金银铂族等贵金属生产发展的报告》。
  上述拨乱反正的举措促进了技术进步和金银产量的增长。1978年全国黄金产量19.673吨,其中有色副产金12.286吨,占62.45%,全国白银产量419吨,都是有色副产。在技术进步方面,很多有色金属冶炼厂与昆明冶金研究所,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先后研究成功从铜、铅阳极泥中回收金银新工艺:选冶联合流程、湿火法联合流程新工艺、全湿法新工艺。这些新工艺分别在云南、天津、富春江、武汉、重庆、烟台等冶炼厂使用,不仅提高了金银产量,而且在技术上具有中国特色。

[1] [2][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