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57%垃圾填埋场通过环评

2009年07月03日 9:0 312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针对垃圾填埋场造成的环境隐患,2008年国务院环保督察报告也得出一致判断。
  此前,国务院八部委的环保专项督察行动专门对全国垃圾填埋场的规模、防渗措施、渗滤液处理设施运行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
  督察报告显示,目前遍布城镇郊区的垃圾填埋场存在诸多问题:垃圾渗滤液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环保“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验收率低、简易填埋场数量巨大等。同时,由于管理体制原因,目前对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监管和监测还存在很大空白。
  “隐形”填埋场数量巨大
  各地报送给督察组的数据显示,全国正在进行和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共935个,设计库容量:234413万立方米(23.4亿立方米),已填埋容量:66419万立方米(6.6亿立方米)。
  在935家垃圾填埋场中,没有采取防渗措施(防止垃圾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占34%(2001年抽样调查没有防渗措施的垃圾填埋场占27%);没有采取雨污分流措施的占39%。
  垃圾填埋场问题容易导致地下水污染,填埋场附近地下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亚硝酸盐氮、氨氮含量超过地下水水质标准。
  “垃圾渗滤液是影响填埋场周边水环境的主要原因。”赵章元称,一般雨季到来后,雨水渗入垃圾填埋区,会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因此,填埋场要做到雨污分流。
  除上述技术环节造成的环境隐患外,作为一个城市中占地面积较大的建设项目,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也并不高。
  督察报告显示,只有57%的垃圾填埋场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而进行了环保“三同时”验收的仅占26%。
  “要求环评的都是大型垃圾填埋场。实际上,还存在着大量未经环评的简易填埋场。”环保部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些简易填埋场的环境隐患更大。
  督察报告显示,目前简易填埋场数量巨大,基本上都是简易堆放场或临时堆存场地,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大量非正规填埋场没有进入监管视野。”上述环保部人士称,这些非正规填埋场的情况,地方并没有按要求填报给督察组,很多地方瞒报数量,与实际差距较大。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