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拍伊拉克油田:中方看重战略储备

2009年07月02日 8:55 306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中石油一位接近本次伊拉克油田竞拍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现阶段国际油价回升,资源方和石油公司对未来走势的看法有分歧。在此类谈判中,哪怕一个小数点的变动,都要经过非常精密复杂的重新评估,因此下一轮投标恐怕很难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最终谁的砝码弱,谁就不得不先让步。”
  战略储备是重要砝码
  “下一轮投标,谁的砝码更硬,谁就更能坚持,这充分体现了战略储备的重要性。”该人士说。
  如果国内能够达到120天的石油储备,或者国内发现了大油田,那么对于石油资源需求的紧迫性相对就较低,在谈判中的底气就更足,能够坚持得更久。而资源国必然会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还能承受多久,对于吸引外资的需求有多迫切。因此谈判取决于双方基于自己实力的估计。
  该人士表示,伊拉克国内没有成熟的石化和经济体系,国内经济受战争的破坏较大,唯一的经济支柱就是油田。而油气资源是有限的,“卖掉一块就少一块”,政府只能寻求很高的价格。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情况下,资源国急于恢复经济,对国内资源的期望值过高,对于资源出售的条件反而更加苛刻。
  “但是如果一定要以高代价拿下,等于没有遵守国际游戏规则,反而成了‘搅局者’。”她说。
  “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此类谈判的讨价还价过程常常不少于3次,因为双方都很谨慎,希望获得更多筹码;但一般也不会多于5次,将谈判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对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拒绝伊拉克政府提出的合约条件,该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公司更加成熟了,有议价意识,能坚持立场,并且敢于放弃。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