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失意市场 政府三年不批新项目

2009年06月29日 10:7 38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煤制油更侧重战略储备

  目前,煤制气的风生水起,让煤制油产业备受威胁。
  神华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已经开工,3年后,神华集团将造出中国首个煤制气生产平台;大唐集团投资超过400亿元的两个煤制气项目也在酝酿开工;中海油和山西同煤则刚在山西太原签约,拟总投资300亿元在山西进行“煤制天然气”。华润集团、义煤集团等均在进军煤制气行业,一场千亿元投资大战正在启幕。
  据业内专家介绍,和国内已经开展的煤制油等项目相比,从转化效率方面讲,煤制天然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据了解,国内将煤炭转化为能源产品的方式有发电、煤制油、煤制甲醇、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等。从能量效率由低到高排序为,煤制油34.8%、煤制二甲醚37.9%、煤制甲醇41.8%、发电45%、煤制天然气50%-52%。显而易见,煤制天然气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国内长期缺气,在投资领域自然很容易取代煤制油。
  尽管煤制油行业的前景备受挑战,但政府对现有已经审批的煤制油项目仍持大力支持的态度。
  国家发改委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将遏制不顾条件、环境、经济状况的盲目上马,不再安排技术尚不成熟完善的项目试点,但也会抓好现有的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化工项目。
  “重要的是,煤制油在未来的市场应用上,可能会打破国内现阶段石油供应垄断的格局,实现多头竞争,从而完成多种渠道的国家油品战略储备。”张玉卓说。
  至少三年不再批新项目
  据上海亚化咨询公司统计,2009年我国煤制油合计产能约为160万吨,除神华鄂尔多斯100万吨/年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成功之外,潞安、伊泰和神华分别建设的16万吨/年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有望在2009年建成投产,兖矿100万吨/年间接煤制油项目,也有望在今年取得新进展。
  “除了现有的已审批项目外,目前政府不打算再审批新的项目。”国家发改委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是用更多的化石能源来换取更少的化石能源,是不可持续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司副司长侯世国也曾公开表示,未来政府将逐步控制煤化工项目的总量、淘汰落后的技术与产能。未来短期内不再考虑批准新的煤制油项目。
  侯世国认为,尽管神华集团的煤制油项目技术取得了成功,但还不能称之为可大力推广的技术。目前,我国的煤化工行业存在数量多、布局分散、规模小、污染严重等问题,目前煤化工相关技术尚未成熟,而近期国际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波动非常大,给煤化工的成本突破也带来很大的困难。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也公开表示不看好煤制油项目。“该项目如果大量上马,就有可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煤制油项目还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特别是能源、市场、投资能力、科研力量和国际合作等因素。”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