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失意市场 政府三年不批新项目

2009年06月29日 10:7 386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仅有神华、潞安煤矿、兖矿集团的煤制油项目在进展中,其它的类似项目基本上处于搁置中或者已然流产。
  “政府对煤制油产业的政策目前不会有变,至少三年内不会再新批新的项目,目前所保留的项目未来也更倾向于用作战略储备。”6月25日 ,国家发改委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盈利空间打压积极性
  事实上国家发改委的三次叫停政策并未能阻拦住全国各地上马煤制油项目的热情,但在2008年,从顶峰一路直跌至谷底的国际油价却如同一盆冰水,直接浇灭了国内上马煤制油项目的熊熊烈火。
  2006年起,受国际油价飙升影响,各地发展煤制油的热情高涨。据国家发改委内部人士称,截至2007年底,全国在建和规划中的煤制油项目规模,已经接近上万亿吨。
  但受国际经济形势、石油价格、煤炭价格以及煤化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一旦进入煤制油等行业,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投资风险等因素却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按照中国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卓的说法,只要国际油价每桶高于40美元,神华煤制油项目就有合理的回报。
  据国内资深能源专家周凤起计算,每生产1吨煤制油,将消耗4吨煤炭。当煤炭价格达到1000元/吨时,煤制油成本价将达10000元/吨,折算成原油价格将在120美元/桶左右。而且新上一个产量为1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还要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因此,发展煤制油从经济效益上看并不划算。
  在国际油价走高的过程中,煤价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神华集团和兖矿集团2006年公布的数据,最初神华煤制油成本按照神东煤矿坑口90元/吨的价格计算,吨油成本仅1200元;而兖矿按照150元/吨的煤炭成本计算,吨油完全成本1986元,可与每桶25美元至28美元的石油竞争。但2006年至今,煤炭成本和煤炭价格不断刷新,兖矿集团曾在2007年4月调高煤制油成本,由1986元升至2130元,可与35美元/桶的石油加工过程相竞争。而根据银河证券的最新调查,神华集团仅2009年一季度的自产煤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单位生产成本为81.2元/吨,同比上涨23.4%。
  “钢材价格、人力成本都在上涨,这些也至少使得煤制油项目的建造成本大幅增加近一倍。相对于煤制油项目动辄上亿元的前期投资和遥遥无期的投产期,尽管目前国际油价已经涨回到每桶70美元左右,但石油价格的不稳定以及煤价长期看涨,让投资者对于投资回报动摇。这才是煤制油投资热潮降温的真实原因。”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