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新起点:塑造全球影响力
变融资市场为投资市场,由政策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2010年12月20日 9:19 3169次浏览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类: 华体会体育
运行
由政策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专家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本市场必然是市场机制主导下的市场,而国内股市直至目前来看,一直都被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称为政策市。而未来中国的发展将是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新股发行由审批制转向注册制。
中国股市萌生于改革开放初期,需要政策的百般呵护。正因为这样,一方面政策出台的密度较大,而由于政 策 原 因 使 股 市 震 荡 成 为 可 能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沪指当天从616点蹿至1265点,随后几天又登顶1420点。眼看股市脱缰,监管层赶忙悬崖勒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到了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仅五个月,沪指就跌去千点。随后近二十年的股市轨迹,总体上也是在政策的影响下跌宕起伏。
“政策就是行情,在当时,政策对于股市的作用可以说立竿见影。”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经济法室副主任王连洲说。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谈到,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行政的力量太强,市场的力量太弱,比如行政化发行等。
对于股市20周年后的发展,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改革和发展很重要的一环是要进一步简化各种行政审批的程序,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机制向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机制转变。市场各方注意到,中国证券市场取向的改革在今年已有明显的进展,特别表现在新股发行制度和基金发行制度的改革方面。
今年下半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启动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指导意见》在完善询价过程和配售约束机制、完善回拨和中止发行机制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专家和学者表示,此次改革沿市场化方向继续推进,其核心精神和内容聚焦于要进一步指引新股定价趋于合理。
但专家和学者也指出,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抑制IPO价格虚高,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约束发行人及主承销商行为;另一方面,要用供求关系抑制IPO价格,增加市场供给,打破上市资源垄断。
同时,证券基金的发行制度也在酝酿重大改革。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备受关注的证券投资基金改革正在酝酿破题。中国证监会等有关部门正在调研讨论基金制度改革方案,将逐步在三方面取得突破,即发行制度转向注册制,组织形式引入公司制,建立基金经理人评价体系等。
中国证券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破题的证券市场产品发行制度改革,将引导A股市场逐步从整体上实现市场化主导机制的完善和构建。”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