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新起点:塑造全球影响力

变融资市场为投资市场,由政策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2010年12月20日 9:19 31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华体会体育

  中国股市新起点:塑造全球影响力
  变融资市场为投资市场,由政策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中国股市经过20年的发展后,将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逐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此相呼应的是,12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透露,上交所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国际板的有关制度设计。
  记者了解到,业内对中国股市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本市场充满了期待,他们认为,在未来5到10年里,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拓展空间将进一步明确,一个市场机制较为成熟,影响全球的A股市场将凸显出来。


  定位
  变融资市场为投资市场
  许多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股市要具有全球影响力,首先其基本功能需要重新定位。他们表示,世界上任何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其基本功能定位都市一个投资和融资并重的市场。所以,在资本市场20周年的今天,我们除了要充分肯定中国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推动作用的同时,在未来的5到10年里还应考虑加快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明确定位,变融资市场为投资和融资并重的市场。
  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表示,在市场经济还存在很多争议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芽,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以及推动这个模式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汪建熙认为,当时如果国企的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市场经济道路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困难,资本市场的发展的确为国企的改革和脱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从资本市场发展来说,这不一定是一个正确的道路。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首先应该解决的是一个市场定位问题,也就是指导思想问题。”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当时确实有一个口号,“发展证券市场,为国企改革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包装上市,捆绑下海,能拿到钱就行,好多问题随之而来。曹凤岐认为,市场的定位首先就错了,现在的市场是一个融资市场,不是投资市场,应对如何保护投资者做出更多的制度设计,变融资市场为投资市场。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林义相告诉记者,世界成熟资本市场由于定位为投资市场,在制度建构上保证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这也是中国股市的必由之路。
  专家表示,有了对股市的“投资市场”定位,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主题才能被凸显出来。他们认为,不能用最计划的办法管最市场的东西,应加强股市制度建设,股市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如何从制度设计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应从管理层从法律和制度甚至心理的层面建立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机制。曹凤岐表示,“奥巴马这次金融监管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投资者保护,我们为什么不成立一个投资者保护委员会,看看怎么保护投资者,投资者损失了怎么赔?”
  “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在委托代理责任方面,还有着非常非常大的缺陷需要改进。”汪建熙谈到。对于证券监管,汪建熙认为应该更加市场化,应提高效率,避免官僚主义的倾向。
  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新股发行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制度设计时应考虑人性与利益的因素。
  “确立了‘投资市场’的定位,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投资产品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林义相表示,未来资本市场应在风险可控、可测、可承受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市场创新,丰富投资产品和交易方式,不断推出适应市场发展、满足投资者不同需求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性产品、固定收益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从而调动市场积极性,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活力,促进机构投资者和证券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