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热潮掀起 20年内仍难以取代内燃机
2009年06月24日 9:52 3062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史宝华
《21世纪》:传统内燃机在节能减排方面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
Bernd Bohr:我们坚信能够将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25%-30%,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低于99克。如果应用更多的新技术,能耗还能进一步降低。提高效率有很多方法,甚至导航系统也能提高效率。
《21世纪》:传统内燃机要依赖很多新技术才能更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排放,相比研发电动车技术的投入而言,采用这些新技术在成本上是否划算?
Bernd Bohr:我们在研发时就考虑到了性价比,尤其是根据世界汽车市场的需求和石油价格来考虑新技术所带来的成本问题。不计实验室的研发成本,当成熟的技术方案和系统供应给主机厂,主机厂在一定利润基础上把最终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如果消费者能够在三年内通过减少能耗能够收回为发动机结构复杂化和其他新技术所多支付的成本,我们就认为这种技术方案是可行的。我们研究发现,三年内的确可以收回额外增加的成本。
《21世纪》:传统内燃机面临石油资源枯竭的威胁,电动车所用的锂电池的供应未来会不会存在风险?
Bernd Bohr:首先,我不认为石油资源会在未来几十年内枯竭,它的开采难度会加大,产量会减少,造成枯竭的假象。而世界对石油的需求会增加,因此,它的价格会不断上涨。但是,内燃机技术的升级会减少石油消耗,其他领域也会出现石油的替代品。其次,我们也不认为未来锂的供应会有问题,因为锂的回收利用率非常高,至于它的价格变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导致的,而不是它本身的供应会出问题。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