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热潮掀起 20年内仍难以取代内燃机
2009年06月24日 9:52 3061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史宝华
6月16日,博世集团在2009国际汽车媒体交流大会上,该集团汽车业务总裁Bernd Bohr博士说:“尽管电动车在未来有一天终将成为现实,但内燃机的主导地位在今后的20年中仍然不可动摇。”他还建议,对于中国来说,电池能量的来源只有完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时,电动汽车才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有更大的优势。
博世集团的研究发现,到2015年,一辆在各方面充分优化的汽车将比今天的汽车降低50%的油耗(标准情况下每百公里汽油消耗为3.8升,柴油消耗为2.6升),这比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效率还高。但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用一系列新技术。
《21世纪》:中国汽车界近期掀起了电动车的热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Bernd Bohr:我们认为应该两条路线并行发展,不分重点。电动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的效率要提高三分之一,电池的寿命要翻倍,价格还要降至现在的三分之一,这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内燃机的技术,使它的能耗降低三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达到欧Ⅵ标准,这是完全可行的。
未来可能会有不同技术路线的分类,但是不能笼统说我们只用“新能源”,而不用“旧能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即使在电池技术成熟后,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两条技术路线仍然是并行的,或者说平分秋色,只不过它们会用于不同的用途。比如,电动车适合短途运输以及人口稠密的地区,而长途、大型货运仍然将依赖内燃机汽车,比如柴油汽车。对于中国来说,电池能量的来源只有完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时,电动汽车才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有更大的优势。
《21世纪》:中国汽车界有一种理论,认为中国在传统内燃机汽车领域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因此可以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Bernd Bohr:我完全同意这种看法。中国汽车业在新能源技术上进步得非常快,我们对此表示钦佩,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技术的需求,博世希望能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开拓这个市场。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