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再发文:将银行存款引入股市
2010年12月03日 10:27 11586次浏览 来源: 综合媒体 分类: 华体会体育
李稻葵:经济金融稳定 "热"钱就会变冷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11月11日至12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峰会上,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遭到众多国家的指责。在美国实际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美联储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是大量热钱的产生,而这些热钱很可能会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引发通货膨胀。那么,美国的这种做法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国要如何应对呢?为此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
问:美国的宽松政策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热钱。这些热钱到底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
李稻葵:什么是热钱,热钱指的是投机的钱。那么很多来中国投机的钱,他自己都不知道来中国是投资两个月,还是投资半年,还是投资一年,还是投资5年。他来的时候对中国的形势不见得看得很清楚。
如果我们自己的金融形势、经济形势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那么冷钱就变成了热钱。如果中国的经济,中国的金融是稳定的,那么热钱进来之后,热钱也会变成冷钱。
问:目前我国的货币存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这不是说明咱们国家可用的钱多了吗?
李稻葵:但是它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它的存款形式是不稳定的,是随时可以变现、随时可以转换形式的。它不像股票,不像汽车,也不像固定资产,它的形式随时可以改变,随时可以从银行,或者从百姓的床褥子下面拎出来去买东西的,如果大量取出来,对银行体系是个冲击,对整个经济也是冲击。
因此,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挑战。当下我们可以从调整宽松的货币政策着手,减缓货币存量的增长速度,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序将银行里的存款引导出来。
问:把钱引到哪里呢?
李稻葵:需要发展资本市场,股市要扩大,通过扩大股市的方式,把资金逐步地引出来。同时也要有序地让资金出国投资,前提是有序的、可控的,逐步出国投资。
目前出国投资的机制已经有了,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全面地、系统地提升,值得研究,去逐步地放开,让百姓多一些投资的渠道,不仅仅是从上海的A股、深圳的股票市场投资获得收益,也可以出国去投资,通过投资我们一些贸易伙伴的金融工具,来获得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份回报,这个是大有可为的。(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