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吨天量电煤合同揭秘 中间商潜伏
2009年06月23日 8:54 3035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徐炜旋
近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五大电力集团所属电厂已经签订合同煤1.40555亿吨。至此,煤炭供需双方按照国家发改委今年初下达的跨省区煤炭衔接框架方案,已经签订合同总量的94%。
这一数据与僵持了半年有余的煤电谈判明显矛盾。不过,对于这一统计数据,电力集团却表示了质疑。6月22日,多位五大电力集团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不明白这一数据是如何出来的,并再次重申,五大电力至今没有签订除山东、贵州以外的任何一单电煤合同。
那么1.4亿吨的天量合同是从何而来的呢?除统计口径差别外,本报通过调查还独家获悉,有煤炭企业和中间商合谋利用假合同,以取得框架内铁跌运力,而合同量最终会记到五大电力集团头上。
天量合同虚实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报告原文如此表述:今年初以来,尽管五大电力集团对外宣传没有签订年度电煤合同,但实际运行中,电力企业已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以多种方式采购电煤。据初步统计,截至5月底,五大电力集团所属电厂已经签订合同14055.5万吨,至此,煤炭供需双方按照发展改革委今年初下达的跨省区煤炭衔接框架方案,已经签订合同总量的94%。
对于这1.4亿吨合同的量,本报通过采访煤电双方,共同承认的合同量仅是山东省煤炭企业与五大电力于5月底所签的合同,合计为2431万吨。
此数据具体为:华电1008万吨、国电360万吨、华能1063万吨。而对应山东各煤企兖矿集团979万吨、新矿集团540万吨、淄矿集团612万吨、枣矿集团180万吨、肥矿集团170万吨、龙矿集团155万吨、临矿集团150万吨(合共多出355万吨为鲁能集团等山东省属电力企业所签)。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负责统计电煤合同数据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此次统计数据主要来自神华、中煤及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团等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但山东省所签合同也已列入到该统计数据中。
电力企业希望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能提供具体的合同数据,哪家与哪家签了?量是多少?价格是多少?称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本报将此要求向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转告时,对方以涉及企业商业机密为由拒绝了此要求。
上述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负责人指出,即使把量具体公布了,电力集团肯定也不愿意承认,而且有些煤炭企业要求为了保护相关交易电厂利益,不能公布具体合同数据,只能公布总数。
华能集团一高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之所以能统计出如此大的数量,肯定是将发货但未结算的数量统计在内。”这一说法得到了上述煤炭运销协会负责人的承认,他表示:“有的算有的没算,有些煤炭企业认为继然发了货给了钱,那就应该认定为完成合同,尽管只是预结算。”
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统计数据,前5个月全国电煤消耗减少约4300万吨,而重点煤炭企业向五大电力集团所属电厂发运电煤1.1064亿吨,只比去年同期减少304万吨。也就是说,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煤炭与电厂保持了较为正常的供货渠道,但双方由于价格并未谈拢,所以采取了预付款或预结算模式进行交易。
尽管重点煤炭企业向五大电力集团所供煤炭并非全部属于重点合同煤,但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提供的数据,重点合同量大约占到一半,所以即使煤炭企业没有把1.1亿吨预结算交易量全部统计进合同,这一数量也已非常可观。
但电力集团并不认同这些能算为已签合同。一电力企业高管对本报表示:“有量无价的合同不是完整的合同,更别说现在连量都没确认下来。”
对于什么才算合同,双方分歧很大。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认为,不管电力企业以哪种方式采购电煤,都应该统计进合同,而不是仅仅是“盖了红章”的年度合同才算合同。
据了解,此次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统计的合同量,还包括了短期合同如月度合同和季度合同,甚至还包括长期合同如五年期长期合同。上述电力企业高管指出,所谓长期合同更多只是意向,况且执行率低,且没有价格,所以不能如此统计。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