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影响 有色金属价格短期要调整

2010年11月04日 10:36 23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华体会体育

  短期内,有色金属板块在经历狂飙之后,按其一贯的规律,理应会面临局部调整,很有可能引发震荡与回落,上涨势头有待观察。但从中长期上来看,资源价格的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基于流动性宽裕和通胀预期上升的推动,且在弱势美元以及制造业复苏逐步稳固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有望继续震荡走高,上行趋势不变。
  近期以来,国内股市整体表现不错,虽然近几日有冲高回落的现象,但上证指数仍由10月8日开盘时的2681.25点,上涨至目前的3000余点。在这一轮股市的上升中,有色金属板块整体表现不俗,有色金属价格与有色金属股共同经历了一个上扬的过程。整个10月份,有色金属板块整体指数上涨达28.43%。


  上涨原因:稀缺+产品价格上升
  由于近期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出台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涌入,使得股市资金面流动性过剩,产品价格上升成为有色金属行业股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仍以10月份来说,有色金属行业中的铜价格上涨10.63%,铝价格上涨4.19%,铅价格上涨6.38%,锌价格上涨17.53%,锡价上涨6.21%,镍价上涨4.44%。而自年初以来,铜价上涨7.59%,铝价下跌了2.65%,铅价格上涨0.74%,锌价格上涨9.79%,镍价格上涨28.53%,锡价格上涨25.85%。除了通胀因素作用之外,近期国家对矿产行业资源采取整合、进行保护性开采政策措施,也助长了有色金属板块的狂飙。
  从国际方面来讲,全球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流动性充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大规模增发货币,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而目前市场上对美国11月份实施二次定量宽松政策的预期无限加大,使得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而在日本等国家,为了减轻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同样加大了本国货币的投放量,日本甚至实施零利率,这都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货币的流动性过剩,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与全球股市。


  业界分析:短期有可能调整
  有色金属市场表现强劲,在大幅上涨后,铜、铝、铅、锌等传统工业金属价格及股票价格均可能迎来调整期。国泰君安表示,国储局可能正酝酿大举抛售金属。近日国储局已公告11月1日-2日以公开竞价的方式销售铝锭,接下来还可能抛售铜、铅、锌等。回顾历史,2008年12月和2009年3月国储收储金属曾有效提升了金属价格,现在的抛售很有可能短期扭转金属价格走势。
  华泰联合认为,目前发达国家饱受低通胀、低增长、高失业困扰,二次量化宽松已箭在弦上。为抵御货币可能出现的贬值,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及商品市场,导致金属价格和股价大幅上涨。有色金属商品及上市公司是抵御通胀和货币贬值的理想选择。一方面价格上涨推动企业盈利的改善,另一方面流动性充裕促进股票估值的提升,双轮驱动下的乘数效应,有望推动可观涨幅。流动性宽松和通胀等因素短期内仍将持续,美元指数和流动性将继续主导金属走势。


  长期趋势:仍将继续走高
  对于有色金属板块的后期分析,由于国内经济回升势头依然向好,消费也将随着居民收入提高与消费升级保持较高的增速,且在区域经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和新农村建设等各方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也能得到保证,至少在几年内中国仍能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保证了国内市场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会保持相对旺盛。
  此外,通货膨胀难以避免。美元贬值是一方面,全球流动性过剩也必然推动各种资产价格包括股票价格不断上涨。与通货膨胀相关的板块尤其看好。而目前来看,美元的贬值与人民币的升值是大势所趋,央行的加息足以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性,因此有色金属行业仍将是市场资金关注的热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也都普遍好于预期,这也使得国际金属的需求居高不下。
  综上,短期内,有色金属板块在经历狂飙之后,按其一贯的规律,理应会面临局部调整,很有可能引发震荡与回落,上涨势头有待观察。但从中长期上来看,资源价格的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基于流动性宽裕和通胀预期上升的推动,且在弱势美元以及制造业复苏逐步稳固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有望继续震荡走高,上行趋势不变。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