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稀土概念股暴涨后澄清:投资须谨慎
2010年10月26日 13:38 1676次浏览 来源: 新华网 分类: 华体会体育
10月26日消息 疯涨、停牌、澄清。近期以来,多只广受追捧的稀土概念股陆续经历了这样的三部曲。看起来,市场的炙热让这些理论上的获益公司也开始感到不安:理性估价、谨慎投资,这是它们送给普通投资者的共同忠告。
26日,停牌2个交易日的中色股份发布公告,澄清了市场关于其计划收购澳大利亚Lynas稀土矿的传闻。不过,在此之前的7个交易日里,由于拥有“稀土”概念,中色股份的收盘价已经从25.53元冲高至38.12元,涨幅接近100%。
中色股份表示,2009年5月时,公司的控股股东——央企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曾计划买入Lynas约7亿股新股。因未获澳大利亚审批机构的批准,该项目已经终止。此项收购与上市公司无关,并且近期中色股份没有收购海外稀土资源的打算。
中色股份还十分坦率地承认,虽然公司在广州拥有珠江稀土冶炼厂,但该厂的离子型中重稀土分离能力只有约3000吨/年,而整个南方市场的总体分离能力为60000吨/年。并且,稀土分离冶炼是完全竞争行业。在稀土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中,主要受益者是稀土矿山企业,稀土分离冶炼企业仅能获得微薄的加工利润。
被视为福建稀土领军企业的厦门钨业,26日也专门指出,虽然公司负责福建龙岩地区的稀土资源整合,但目前还处于勘察阶段,尚未进行规模开采。
厦门钨业还进一步提醒说,虽然稀土属于中国占优势的战略资源,但市场对其估价已远超其经济价值。并且,随着稀土价格的提升,其他国家的稀土开采有可能恢复,这将制约其后续上涨空间。“目前公司股价对应的市盈率高达86倍,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
事实上,市场对于稀土概念股的热捧,让部分稀土行业资深人士感到“又喜又忧”。喜的是稀土终于不再卖土价钱,冶炼企业之间无序竞争、互相杀价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忧的是资源的珍贵性一旦体现,便引来各路诸侯的争夺,这势必是一场新的混战。
以中色股份为例,华泰证券的报告指出,该公司旗下的珠江稀土冶炼厂正计划搬迁至粤北的新丰县,此次搬迁被市场认为是一箭双雕之举:一来搬迁后的年冶炼产能将扩张至7000吨/年,是珠江厂现有产能的2.3倍。二来新丰县是广东省主要的稀土矿区。如果珠江冶炼厂完成搬迁,从产业链一体化的角度考虑,公司有望获得新丰县的合法采矿权。
不过,中色股份面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这包括占据地利优势的广东省属稀土企业广晟有色,以及实力更为雄厚的央企中铝公司。各家企业忙着争夺资源,让投资者愈发感到稀土的珍贵。但与此同时,却甚少有人注意:即使是在资源整合中领跑的广晟有色,由于缺乏像包钢稀土那样拥有包钢集团的大力支持,稀土产品的营业利润率只有18%,仅为钨产品的一半。这意味,即使掌控了资源,也不等于可以坐享收益。
“稀土产业有些热过头了。”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向记者表示。实际上,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虽然丰富,但经过多年开采,最新估算下来占世界的比例也就在30%左右,并不足以控制全球稀土市场。
由于海外矿山复产需要时间,未来两三年内稀土产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矿山企业也将继续受益。但从长远看,要想提升我国整个稀土产业链的价值,还必须在下游深加工和应用领域有重大突破。相比在上游跑马圈地,这才是国内稀土产业真正需要关注的地方。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