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投行缺席海外并购 国际化成突破口
2009年06月17日 10:3 2975次浏览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屈红燕
投行的利益取舍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利并不能完全归结为海外投行的作用,企业双方的战略决策在其中起到更为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但是无法否认的是,投行在关键时刻会按不同企业的重要性进行利益取舍,这是国企业在选择财务顾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本次本土企业海外并购浪潮背后的主要推手是海外投行,但是将并购得失归结为海外投行的作用有失偏颇。联合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刘晓丹认为,“任何一单交易的促成都有很多因素, 投行在一单交易中所起的作用也很不相同, 企业的战略决策在其中起到更为重要和直接的作用。”
国信证券投行部负责人鲁伟表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选择一个熟悉境内外法律和市场环境的财务顾问对于并购成败固然有一定关系,但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并购双方的合作意愿、并购的可行性及并购后的整合策略。
但无法否认是,不同企业对于投行的重要性不同。刘晓丹认为,由于客户在不同的投资银行中的重要性不同,当有些投资银行面临不同客户利益平衡中可能会有所取舍,这是中国企业在选择财务顾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近日中铝增持力拓失败也印证了刘晓丹的说法。摩根大通在力拓的融资交易中扮演着“双边角色”,换句话说有力拓的配股成功就不会有中铝的增持成功,但根据外媒报道,力拓与摩根大通的合作历来已久,因此业界有理由猜测,中铝增持力拓失败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是海外投行的利益取舍。
本土投行是伴随着国内企业的壮大而成长起来的,双方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国内企业对本土投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国内相关方面的严格监管也让本土投行不能仅以达成交易为目的。国内企业出海收购亟需本土投行一起走出去。
本土投行将充当海外并购推手
国内企业在海外并购中习惯上会选择海外投行作为财务顾问,但是本土投行充当在海外收购中充当独立财务顾问的条件也日趋成熟。
目前本土券商基本上只是在海外并购中充当“翻译”角色。刘晓丹认为,本土券商的国际化水平不够,并不具备独立完成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能力,但基于对交易一方的熟悉,已经有本土券商参与其中,但大都是配合的角色,基于对本土客户和规则的了解以及对国际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熟悉,本土的财务顾问可以负责完成境内的衔接以及“翻译者”的角色,帮助企业理解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并且与国际投行对接。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