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拉动千亿投资 机械冶金等行业掀革命
2009年06月15日 9:19 3682次浏览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陈姗姗
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除了飞机的心脏,大飞机的研制还涵盖了机械、电子、材料、冶金、仪器仪表、化工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相当于是对一个国家基础工业的“集体考试”。
一直负责研究中国是否应该自主建造大飞机的老干部金履忠曾告诉记者,大型飞机技术的突破,将会带动一批新产业的发展。如果大飞机研制成功,其意义并不亚于“两弹一星”,也不亚于载人航天飞机。
来自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指出,由飞机技术派生的衍生产品销售额,是航空产品本身的15倍,而航空业带动技术升级、产业延伸的效应则更大。
研制大飞机是“令人生畏”的任务,目前也只有美国、欧洲四国和俄罗斯能生产大飞机。
去年,由47家单位、468位专家组成的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已经初步完成大型客机总体技术方案,梳理出了第一批需要启动的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今年,大飞机公司的任务就是全面完成可行性论证,并完成14项关键技术和启动多项关键技术攻关。
我国大飞机的研制模式也已经确立,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研制模式。中国商飞作为大飞机主制造商,定位于设计集成、管理体系、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等方面,而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等部件都将外包。
这无疑给上海的产业和企业创造了转型和提升的机会。
比如总部在上海的宝钢集团,对国家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项目自2007年就开始立项,目前,大型飞机起落架用300M超高强钢、四大牌号钛合金结构用钢都已研制成功,与大飞机项目相关的发动机用特种钢材等的研发也已全面展开。此外,宝钢还在加紧建设国内首条大型特种金属及合金板带工程、热挤压钢管改造工程。
目前,中国商飞已和首批9家国内供应商签订了理解备忘录,将在涉及起落架、舱门、机翼等大飞机机体制造中开展合作,这也意味着中国大飞机项目所带动的民用航空产业布局开始逐步成型。
大飞机所需要的复合材料的突破,也是各方正在努力的方向之一。“制造大飞机的材料,尤其是复合材料的研制,将是中国大飞机研制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也就是最难突破的。”ARJ21项目前副总设计师周济生告诉CBN记者。
上海市政府刚刚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也对上海的材料产业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到2012年,全市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重点推进的领域有高性能碳纤维、耐高温纤维、高温合金、钛合金、环保节能材料等。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