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拉动千亿投资 机械冶金等行业掀革命
2009年06月15日 9:19 3681次浏览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陈姗姗
4年前的2月,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金履忠、胡溪涛等6位专家,在给国务院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建议,将自主研制大型民机放在上海,因为上海地理位置优越,工业科技力量雄厚,还拥有自主研制“运十”和中美合作生产麦道90飞机的基础,“十五”时期又是自主研发新一代支线飞机的基地。
三年后,这份建议变为了现实,随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在上海的挂牌,标志着大飞机项目正式落户上海。
这对上海来说,并不仅仅是获得了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大项目”,更重要的是,具有强烈辐射能力的大飞机项目,将直接带动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
三大中心+一个心脏
在刚刚公布的上海“2009—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化9个重点领域”中,飞机制造也名列其中,并明确提出,到2012年沪上民用航空制造业产业规模将达到200亿元,要形成大型客机的总装和研发基地、ARJ21-700支线飞机30架批产、商用飞机发动机研发中心和航电系统集成产业化等。
对此,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史坚忠指出,大型客机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技术扩散率高达60%以上,能够拉动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被誉为“工业之花”。大型飞机项目落户上海,对于带动上海地区航空产业发展,打造航空产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将形成民用飞机设计集成、总装制造、客户服务、航空运营、金融租赁、维修改装、转包生产等较为完善的业务链和产业链。
如今,已经争取到大飞机项目的上海,已经悄悄开始了大飞机产业的谋篇布局,大规模的民用航空制造业版图已经在上海的浦东、张江、大场、闵行紫竹园区徐徐展开。
下个月,一个全新的设计研发中心将在浦东的张江正式开工建设,总体规划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有3000名员工在中心工作。这个设计研发中心,主要就是负责大型客机、支线飞机的研制和民用飞机相关设计技术的研究。
而在上周,上海飞机制造厂也正式由工厂制企业转型为公司制企业,将承担起国产ARJ21新支线飞机和大型客机的总装制造任务。为了大飞机项目的总装工作,上海飞机制造厂还与三所著名高校合作建立了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和装配技术中心,为大飞机制造做好技术储备。
在更早的时候,大飞机的客服中心已经落户闵行紫竹园,至此,大飞机项目已经全部完成了在上海“总部基地和三大中心”的规划。
而由中航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的两家企业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和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在上海成立的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航商发”),更是使上海肩负起研发飞机制造业中最尖端技术的任务。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