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业公司密集上市 “能源金属”获热捧显现隐忧

2010年09月01日 8:37 418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华体会体育


  技术路线之争与产业化障碍
  虽然锂电池前景广阔,但投资者在进入之前,首先得弄清其产业链结构:包括上游原料、锂电池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等)和下游封装环节。如果再细化一些解释,即先要从矿石或卤水中提取工业级碳酸锂,工业级碳酸锂可进一步提纯为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又可制成关键的正极材料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然后才是成品的锂电池。
  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汽车用动力锂电池在起步之初技术并不成熟,这将给贸然进入的投资者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例如,碳酸锂作为锂产业链的核心原料,在提取工艺中存在矿石和卤水两种路线。关于这两种路线孰优孰劣,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这点在近期上市的两家锂业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赣锋锂业表示,公司是“国内唯一掌握直接从卤水提取电池级碳酸锂的企业”,但擅长矿石提锂的天齐锂业却指出,“国内卤水提锂企业仅能小规模生产工业级碳酸锂”。两家公司各执一词,难免让投资者有些晕头转向。
  “其实两种路线各有千秋,卤水提取工业级碳酸锂成本低,而矿石在提取电池级碳酸锂中有优势,预计未来数年内两种路线将并存。”国金证券研究员张帅认为。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要准确判断技术发展方向显然不是易事。
  再延伸到关键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上,目前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等四种,各自有对应的上市公司。其中,钴酸锂技术最成熟,磷酸铁锂则因成本低、安全性能高而最被看好,但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且合成条件严格,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较差。
  “从目前的情况看,没有哪种材料拥有绝对的优势,关键要看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委员会主任王金良告诉记者。
  实际上,对于中国的磷酸铁锂材料企业而言,要想实现产业化的另一大障碍来自于国外专利的限制。早在数年前,海外企业已就磷酸铁锂的核心技术在中国申请专利,业界担心一旦中国的磷酸铁锂材料开始规模化生产,专利瓶颈会使得行业重蹈DVD企业被迫缴纳高额专利费的覆辙。
  “专利的问题无法回避。目前电池工业协会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专利无效的申请,估计要等到年底才能见结果。”王金良说。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