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不成参照物 油气巨头百亿美元出击海外

2009年06月10日 9:33 32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受阻概率相对较小
  中国石油巨头如此集中出击西非石油资产,能否避开中铝的类似遭遇?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虽然受益于全球能源资产价格下跌,中国企业获得了收购海外资源资产的良机,但国有公司跨国并购能源资产的难度并没有大幅减低。“三大石油公司的国有性质难以改变,而一旦涉及能源并购,很多国家都会上升到国家能源安全高度,风险仍然存在。”
  不仅中铝,2005年中海油折戟尤尼科仍向中国企业界昭示着海外并购的风险。
  但Addax、KOSMOS受阻的概率似乎相对较小。
  “力拓不仅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生产企业之一,而且还是全球第三大铁矿石公司,该公司的资源垄断性注定其收购会带有政治因素,但Addax、KOSMOS的目标要小很多。”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徐敏对本报称,相对大的能源企业,Addax在2007年的全球能源公司排名中也仅排248名。
  另一个证明是,外媒认为KOSMOS没有引起发达国家石油公司兴趣的原因是,大部分公司现金流紧张,而有能力参与收购的美国EXXONMOBIL认为收购规模太小,对其生产无关紧要。
  上述人士认为,此轮并购油气资源所在地西非与中国的关系相对较好,资源所在地的政治阻力也弱得多。
  而公司所在地加拿大、美国将如何看待这一系列收购难以评判。但可以佐证的是,去年年底中石化19.99亿美元收购加拿大Tanganyika Oil公司,加拿大方面并未设障。
  徐敏认为这一组收购最大的阻力可能来自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如果石油价格稳定在70美元左右,收购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石油价格像上半年一般大幅波动,双方很有可能在价格方面谈不拢,最终导致交易失败。”
  徐敏介绍,其一个半月之前所做的几桩并购皆因资源价格大幅上涨而告吹。“三大石油公司手上的项目非常多,之所以鲜见进展就是因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买卖双方估价错位。一旦远游价格稳定,会有更多的收购浮出水面。”
  全球油气版图或改
  虽然这一波收购还未见结局,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石油公司在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石油资产重新配置中已占得先机。
  这一观点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张映红。她认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油气公司优胜劣汰,最耀眼的是国家石油公司成为弄潮者,而中国公司在国家石油公司中的表现又尤为突出。
  张映红提供的资料显示,5月14日之前全球共有14项国家对国家的石油交易,涉及贷款换石油465亿美元,其中中国占到450亿美元,日本为15亿美元。另有22项BTG投资,投资111亿美元,其中俄罗斯、中国、哥伦比亚,伊朗跨境收购96.6亿美元。
  在上半年资产运作里,如埃克森美孚等巨型油公司比较谨慎。“巨型油气公司通过上一轮并购已经实现了全球资产的重组和投资优化,因此,其会更加倾向于将有限的现金用于收购伊拉克等世界级优质资产,而对于大型公司并购则会很谨慎。”张映红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油等国家石油公司大力进行海外投资的同时,大部分西方油气公司则选择休养生息,另外负债率35%以上的公司在2008年9月以前就被收购,今年以来又有84家公司从市场中消失。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