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签署47亿美元合同 打造世界油气巨头
2009年06月05日 9:48 1541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明茜
中石油一负责人6月4日接受本报采访时称:“这一项目我们几年前就已经做了技术论证,中石油一直想进入该项目,而该项目的原合作方道达尔也有意与中石油合作。但该项目这两天是否已签协议,我还没有得到消息。”
IRNA称,这项合同由伊朗石油部副部长兼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总经理赛富拉·贾什恩塞兹率领的一个伊朗代表团在北京签署。
至截稿时止,没有任何可靠的公开消息称,伊朗油气代表团正在访华。但6月4日,伊朗驻华大使馆工作人员向本报证实:“伊朗石油部副部长这几日的确在北京。”
伊朗南帕斯气田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田之一。位于海湾的该气田拥有1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8%。
由于规模庞大,南帕斯气田分成28个阶段来开发,壳牌、道达尔、阿吉普、Petropars、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韩国LG公司、土耳其石油公司等都参与了该气田的开发。
其中第1至第5阶段开发项目业已投产。此前,道达尔曾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开发南帕尔斯气田第11阶段的谅解备忘录。 但11阶段的开发工作一直未有进展。
业内人士认为,道达尔因受美国方面的影响一再推迟该项目的谈判。伊朗天然气储量虽为全球第二,但联合国安理会和美国的制裁以及其他因素使得伊朗发展天然气出口一事进展缓慢。
今年3月份,贾什恩塞兹说,法国道达尔公司在开发SP气田第11阶段一事上已浪费许多时间,新的合作伙伴将进入这个项目。
事实证明,新伙伴正是中石油。
“中石油不仅要参与该项目的上游开发,而且会与伊朗方面商谈合资建立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厂的可能性,并将LNG运回中国。”上述中石油高层对本报称,“中石油参与南帕斯开发的目的就是将LNG运回中国。”
近年来,中国天然气需求迅速增长。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提供的数据,2000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为250亿立方米,到2007年,这一数字已达680亿立方米。杨建红认为这一每年增长100亿立方米的态势将持续至2030年。
中石油股份公司总裁周吉平上月曾对媒体表示:“我们计划的4个LNG接收站,已经有2个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前期工作、具有建设条件的还有深圳、曹妃甸两个项目,现在落实资源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并拥有最长的天然气管线。但在LNG方面却落后于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海油。中海油设在深圳的LNG接收站已运行数年,同时其落实的资源在1000亿立方米/年以上。
至截稿时止,中石油官方网站未发布该消息。中石油宣传部门对本报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