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上演限产令清查令 5700万吨=阴谋论
2009年05月15日 9:49 4566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王洁 邓瑶
与此同时,足以影响市场的大型贸易商们的微妙心理,也在推涨港存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举例:“一家中字头的贸易企业,进口两艘16万吨级以上的矿石,离岸成本价不过600多元/吨,如今压港一个多月,一天耗费便是七八万美金。”
“成本已然提升了,反正几千万已经赔付进去,你说它是亏本卖出呢?还是等一等,待价格回涨后再出手盈利呢?”
同时,河北一家中型民营钢厂矿石部的负责人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事实上,在压港的矿石中,真正的贸易矿很少,我们拿货都很困难。”
限产令与“清查令”
“即使是在2003-2005年大炼钢铁的年代,港口的平均每月库存也仅在3400万-3600万吨左右。”中国钢铁资源服务网信息总监杨冰回忆,“那时候,产能还是完全释放的,按照现在开工率情况和市场容量,如此大量港存铁矿石的概念将被放大不止一倍。”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在统计数据上,可能存在非真实性。因为很多钢厂将矿石堆积在港口,用多少则拉走多少。”比如,由交通部统计的4月铁矿石进口量并没有创下新高,只有5030万吨,少于3月份的5100万吨。
单尚华也指出,“4月份铁矿石进口量中,只有2500万吨至3000万吨是被市场需求消化的,剩下的都是没有买主的矿。”他告诉记者,目前,中钢协已经开始对无买主进口矿数量进行清查。
“中国不可能需要那么多矿。我认为,国外矿商在炒作中国市场,是一种违反市场规则的行为,弄得国内市场非常乱,也是导致中小钢厂盲目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单尚华所说的“乱”也出现在谈判进行中。据记者了解,虽然三大矿山目前公开表态仅能接受20%的降幅,仍有部分钢厂按照八折开出信用证,并派船前往巴西和澳大利亚购矿。与此同时,矿商们正在加紧力度在中国市场上“各个击破”。
天津俊安实业有限公司铁矿石事业部的一位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三大矿商如今开始扩大范围给贸易商供货。“现在机会难得,加上印度矿、国内矿均跌破成本价,基本触底,形成了矿价未来上升的支撑。”他说,“另外,三大矿山从未像现在这样饥渴,刚开始他们更倾向于给钢厂供货,现在贸易商要货就给。而且以前进口澳矿需要有资质,现在没资质也可以进。”
它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大型钢铁集团,上述河北民营钢厂矿石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淡水河谷也接触了当地不少中小钢厂。”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