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折价42.5% 中日煤价谈判期待突破
2009年05月15日 9:4 2898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梁钟荣
事实上,由于国际煤炭市场供应的宽松,除中国供货方之外,日本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中方方面,今年首批2600万吨的煤炭出口配额已经于去年12月底下发,改变了往年2、3月份下发的传统,加之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使之中方有了更多底气。
黄腾说:“由于煤企在国内销售可以获得比国际市场上更高的利润,所以煤炭企业并不急于出口;日本企业一方面可以与外方签署价格更低的合同,另一方面可以在国际现货市场上拿到很低价格的煤炭,所以日方也不急于马上要一个结果。”
数据验证了黄腾的说法。据悉,目前占我国煤炭出口总量93.6%的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三大市场1~2月均保持了30%以上的降幅,以日本为例,今年1~2月我国向其出口煤炭156.7万吨,同比下降36.8%。
75.5美元/吨的较量
中国海关总署5月12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4月原煤出口下滑至196万吨,几乎仅为过去20年平均月度水平的一半。4月原煤出口同比巨降3/4,环比亦降14%,是自2000年来第四次月度水平低于200万吨。
“75.5美元是一个合适的价格,价格再低就很难了。”煤炭市场专家李朝林称,中国2007年出口日本的每吨煤价为67.9美元,高于澳大利亚的55.65美元,价差有12.25美元;2008年我国出口日本的煤价为131.4美元,也高于澳大利亚的125美元,价差亦有6.4美元,“现在这个价格仅高出日本和澳大利亚长协煤谈判3-4美元,所以叫价不算离谱”。
对于运至日本的中国煤价比澳大利亚要高,李朝林的观点是,中国到日本的运输距离近,海运费在煤炭终到价格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所以离港的FOB价格就高,澳大利亚则相反。“这样,就出现了澳大利亚出口日本的煤炭的FOB价格要低于中国的情况。”
另外,在中日、中韩长协煤谈判启动之时,出于国际煤价更低的考虑,各大电企正加大海外购煤力度。一季度,煤炭进口总量达到1359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126万吨增长20.1%,净进口621万吨。
“我们的经济发展就是需要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譬如我们也鼓励煤炭进口。”黄清同时强调中国神华会遵循基本的商业行为准则,对国内、国外客户取用一样的的煤价,不会采取不平衡或严重失衡的价格策略来对待两个市场。“当然,计算出口煤和计算内销煤在成本上会有差异,涉及到税收等差异性因素,但是总体上计算完后应该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不过,黄腾认为基于日本和澳大利亚长协煤谈判已经落定的现实,中日长协煤价最终会谈定于75-80美元/吨左右。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