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控 稀土类上市公司面临两大利好

2010年01月05日 9:15 21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华体会体育   作者:

  稀土类上市公司于2010年首个交易日受捧。香港上市的中国稀土全天上涨39.24%,成交5.48亿港元;沪市包钢稀土亦遥相呼应,午后突然放量拉升,在上证指数下跌1.02%的情况下依然收涨2.52%。市场人士表示,市场对于进一步调控稀土产业的预期是推动行情上升的主要因素。同时,旨在稳定稀土价格的地方性收储和大型公司收储已经开始运作。
  日前,《参考消息》引述英国《独立报》相关报道称,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对全球稀有金属生产握有垄断权的中国打算对贵重化合物出口实施严控。该篇报道谈到了中国的稀土行业。市场普遍预计,2010年年内,国家对稀土行业的调控措施将密集出台。
  国家调控稀土产业之事为行业期盼已久。工信部制定的稀土产业规划也将呼之欲出。此规划目的为提高稀土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扶持大型企业,以提升产业水平。内容包括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淘汰不合格企业、控制出口等多项措施。其中最引市场遐想的是稀土国储。
  在国家收储方面,目前仍无确切消息。不过近期多位专家均强烈呼吁,中国应加强资源保护并尽快建立稀土储备制度。记者了解到,多数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均认为今年年内出台国家收储的可能性相当大。事实上,从2009年年初开始,内蒙古、江西等省都有收储部分稀土氧化物,部分稀土大企业也开始尝试收储,但其中并没有国家参与的身影。记者采访包钢稀土得知,公司的稀土收储工作正处于增加库存阶段。
  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学院资深专家张军力表示,2010年全球稀土的需求预测将大幅上升至14万吨左右,而全球的稀土供应能力预计将在10万-13万吨之间。稀土产品在混合动力车、风力发电机以及节能灯等环保型产品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回暖并大幅增长,同时稀土产品在环保技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导致2010年稀土需求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