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钢材进口双增 冲击国内矿山市场
2009年04月28日 9:3 439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进口矿石冲击自有矿山
一季度我国在粗钢减产的情况下,累计进口铁矿石13147万吨,同比增长18.8%,特别是3月份进口5208万吨,同比增长46.2%,再创历史新高。不断走低的铁矿进口价格和持续攀升的进口量,对以自产矿石为主的辽宁省一批国有重点钢厂带来沉重压力。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士介绍,近几个月国际矿业巨头放弃“限产保价”策略,开始低价向中国“抛售”,铁矿石到岸价格从去年最高点的1500元/吨降到500元至600元/吨。正是在价格因素的刺激下,国内钢厂、贸易商大量进货,铁矿石进口激增。
以辽宁最大两家钢厂为例,鞍钢去年产铁1600万吨,自产铁矿石4700万吨,占需求的70%;本溪钢铁厂去年产铁1000万吨,自产铁矿占需求量的60%左右。过去几年国际铁矿价格持续上涨时,两家钢厂在铁矿资源上享有成本优势。如今进口铁矿价格大跌,这种优势荡然无存,自有矿山反而成了企业的“包袱”。
“进口矿有其优势,品位高,铁矿石就能直接入炉。而国内铁矿品位普遍偏低,除了采矿外,还要选矿、烧结后才能入炉,成本肯定高于进口矿价。”鞍钢矿业公司这位人士介绍,最近集团几次开会压缩采选成本,每吨比去年低出100多元,即便如此,还是高于进口矿。
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表示,自有矿山过去是集团的优势,现在变成了劣势,但是对于任何一家国有大型钢厂而言,都不可能随意关停或减产。一是国有矿山拥有人数众多的职工队伍,要以连续不断的生产保障职工生活,保持职工稳定;二是矿山建设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如果因为眼前局面而关停、减产,一旦形势变化,矿山复产、扩产十分艰难。此外张晓刚还有更大的担忧:国际铁矿巨头低价“抛售”,可能挤占我国自产铁矿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我国铁矿的对外依存度,损及我国钢铁业的话语权。如果国际矿价再次上涨,很可能造成更大损失。
责任编辑:l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