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战况告急 三座大山逐鹿中原
2009年04月27日 14:16 4313次浏览 来源: 财经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严江宁 张伯玲
谁来打破僵局
最有可能打破僵局的看来是力拓。中国市场是力拓铁矿石市场最为重要的部分,其每年超过55%的铁矿石销往中国。但价格上的分歧和力拓与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之间正在接受澳大利亚政府审批的交易,使得力拓面临双重烦恼。
今年2月12日,中铝宣布,将通过认购可转债和建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向澳大利亚最大的矿业公司之一力拓集团投资195亿美元。这桩交易目前正在等待审批,而当地质疑交易的舆论不断,最大的疑惑即在于担心中国希望以此在未来影响铁矿石谈判。而2009年铁矿石谈判的难度在于:由于当前的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比去年的长协价格已经低40%,中方很难接受一个高于现货价的长协价,这意味着长协价格得下降40%以上——这已遭到铁矿石厂商的拒绝。此时,若力拓率先接受,无疑会进一步加大澳大利亚当地舆论对于其与中铝交易的质疑。
力拓首席财务官Guy Elliott近日明确表示,今年的铁矿石基准价格会有“小幅降价”,但他认为,部分钢铁企业提出的50%的降价幅度“很难被矿企所接受”。
“关键是前几年长协价格一直比现货价格低,铁矿石厂商可能觉得自己的企业利益受损了。在它们看来,长协价不一定总是低于现货价格,否则就没有签长协的必要了。长协应该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有特别大的波动,反映的是一年的价格走势,因此在某些时候可能比现货高。”一位接近力拓的资深矿业分析师表示。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去年力拓之所以开出了高达98%的涨价幅度,是因为当时正值必和必拓打算收购力拓,力拓则试图在铁矿石业务上创造“高溢价”以迫使必和必拓给出更好的要约条件。而今年,身陷债务危机的力拓正在向中铝寻求财务上的投资,力拓既可能出于全球考虑,在谈判中有所让步;也可能避免出头,以免授人口实。
在三大铁矿石企业看来,目前谈判的僵局并没有使其蒙受损失,反而促使它们加速抢占市场。
根据海关4月10日发布的数据,在下游对钢材需求没有根本回暖的情况下,3月中国铁矿石进口5208万吨,创单月进口高点,比去年同期增长46.2%。1月至3月累计进口13147万吨,同比增长18.8%。
2009年一季度,巴西淡水河谷销往中国的铁矿石达到创纪录的3200万吨,并首度超过了淡水河谷的主要欧美市场,占其总销量的60%。“3月的创记录增长,主要是因为我们放低了门槛。”巴西淡水河谷中国区的一位高层向记者透露,在过去供不应求的时代,淡水河谷只卖给大钢厂,现在淡水河谷与一些中小钢厂也签订了供货协议。“一般只要有人买,我们就卖。”
低价、高品位的巴西矿和澳大利亚矿,迅速打败了成本较高的国内矿,迫使它们退出市场。根据辽宁冶金协会不完全调查,东北地区80%-90%的中小矿山已经关停。记者了解到,也有部分印度矿因目前现货价格过低,选择暂时放弃了中国市场。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三大矿山这种“先抢占市场,再谈价格”的行为,将会导致目前市场集中度更加剧,可能会为后面的谈判带来隐忧。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