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午评:CPI忧虑情绪似缓解 大盘探底反弹

2008年05月12日 0:0 112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一、午盘评述

5月12日午盘情况
 
 
开盘
最高
最低
收盘
涨跌%
成交额(亿元)
上证指数
3548.61
3693.16
3598.06
3521.88
-0.55
585.78
深证成指
12869.77
12984.35
12640.95
12973.25
-0.82
283.61
沪市B股
256.96
256.96
251.62
255.96
-0.79
1.64
深市B股
559.70
559.70
551.47
554.88
-1.26
0.66

  因为普遍担心今日公布的CPI数据,大盘今日大幅低开,低位振荡在CPI公布8.5%的数据后振荡反弹向上,成交量有一定程度的萎缩。指标股中的银行、地产、石油石化领跌大盘,导致指数表现较弱。但中信证券探底反弹,对指数的反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股方面,下跌个股家数略多于上涨个股家数,受大飞机项目公司成立消息的刺激,航空航天、军工等个股走势较强,此外,生物医药、农业等板块表现也较好。

  因为上周五公布的PPI已经处于高位,而且4月份达到8.5%的高位也在市场的普遍预期之中,所以,今日市场表现出了探底回升的走势,下午如果能振荡走高,则大盘的技术形态仍属于振荡蓄势的整理形态,后市仍可谨慎看好。

  二、要闻解析

  (一)4月CPI今日公布 全面通胀可能性加大

  涨价因素有所扩大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CPI数据之前,商务部和农业部已经提前发布了相应的数据监测情况。由于天气回暖和鼓励增加供给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蔬菜、水果价格明显回落,猪肉价格稳中有降,使得4月份食品价格降幅明显。

  农业部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日度指数显示,从4月开始,该指数就一路下滑。到4月末,农产品批发价格月度总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月度指数已经恢复到今年1月份雪灾之前的水平。

  “但市场担心,非食品价格可能会成为此后支持CPI上涨的生力军。”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在CPI的组成中,食品占1/3的比重,而服务价格和住房价格也是推升CPI的重要因素。

  反通胀已成调控首要目标

  面对国际国内的压力,最近一段时间,政府高层多次明确强调了目前防范通胀是政府的首要目标。

  4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就着重指出,国内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价格总水平仍处于高位。而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在日前明确指出,中国的货币政策更加关心反通货膨胀。

  高盛(中国)的经济学家梁红和宋宇认为,鉴于通胀率居高不下、实体经济活动的强劲增长势头,以及商业银行放贷意愿和能力没有减弱,政府会保持紧缩立场以稳定通胀预期。如果实体经济活动或货币信贷增长强于预期,政府可能会推出进一步加息等新的调控措施。

  [简评]:CPI数据持续维持高位已经为市场所消化,如果是温和通胀企业可以通过部分提价抵消原料上涨风险,同时保证利润的稳定,但是一旦通胀失控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因此建议关注有产品定价权的企业以及基础原料企业。

  (二)日本熊猫基金3000点建仓A股揭秘

  A股暴跌后价值已现

  在A股本轮暴跌的最深处,国内众多机构纷纷抛售之时,熊猫基金的建仓举动无疑是QFII洞察A股大局的一个缩影,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市场见底、“暖春”即将到来的前奏。

  尽管大盘仍在跌跌不休,但QFII从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持久魅力,以及A股蓝筹股估值已渐入合理区间的判断,作出在3500点以下逐步进场的举动。

  宫里先生表示,北京奥运会召开、上海世博会开幕都将是中国经济的极大推动力,这在日本的历史上已完全得到了印证。另外,中国政府关于稳定经济、促进节能与环保等政策的渐次出台,更加坚定了他们推出指数基金的决心。

  QFII经验远超国内机构

  对于第一种“核武器”的说法,宫里基本赞同。他说,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掌握在在QFII手中,这个说得过去。日本的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少说也有60年的历史了,美国的机构也有100多年历史,欧洲的就更悠久了。

  “国外大的QFII机构以两百年产业革命中积累的经验,把整个金融历史都看清楚了,QDII业务的开展,也为国内基金、投行打开了一扇看海外市场的窗口,当然学费还是要交的,是一种先行投资。”

  [简评]: 眼界决定利润,长远看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与海外相比相差太多,阳光下没有新鲜的东西,因此多学习海外经验更有利于培养相关经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三)学者称证监会内部会议已决定出三大利好 短期内出炉

  据悉,4月25日,证监会组织众多经济学家召开了内部会议,会议认为必须对目前供求严重失衡的市场进行调控。据此,调控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针对 ‘大小非’解禁出台新的措施,比如国有限售股5年内不得减持;各种形式的再融资都须上报发审委;须视市场好坏控制新股上市节奏。”

  该经济学家表示,预计上述三项针对股市“供求关系”进行调控的“利好政策”将在短时间内出台,以确保奥运会前市场的稳定。

  [简评]:困扰市场的症结所在确实是大小非解禁带来的股票供求失衡,公司业绩下滑以及海外市场和国家经济的波动风险,如果能够对症下药,尤其是对大小非加以细致的规则约束,市场还是比较有希望的,否则都是空谈,只能用反弹来对待。

  (四)周小川:稳定粮价是控制通胀的关键

  去年以来CPI涨幅的持续上行,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上涨、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上涨以及各类原材料的上涨,但最具钢性的消费品——粮食,内地的涨幅并不大。

  国际粮价自2002年开始上涨,但近年来涨势明显加快。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统计,仅2007年一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世界银行上月发表报告说,截至今年2月底,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例会的各国财政部长们甚至宣称,全球粮食短缺和食品价格飙升已经成为比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动荡更为严重的威胁。

  相对于国际粮食价格的“高歌猛进”,国内粮价至多只能是“小步慢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月份国内粮食价格同比上涨5.7%,2月份上涨6%。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谷物的进出口量,对于全国的粮食总产量而言份额很小,而国内粮食市场供求总体平衡,没有出现粮食短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在国内粮源充裕、严格控制粮食出口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居安应思危。目前推动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也不小。首先,国际国内粮价的倒挂从长期看必然加大国内粮价的上涨压力,长时间严格控制粮食出口会造成其它相关问题;其次,农资、化肥、人工价格的增加使得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也对控制粮价上涨带来压力;第三,粮食生产盈利太低使得农民不愿种田,土地撂荒开始增多,发展下去会影响粮食总产量。

  [简评]:全球通胀情况下基础原料上涨肯定是持续主题,从赢富数据显示,近期部分农业品种有资金减持迹象,建议加以关注。

  (五)社保基金在港狂抛工行股票

  “530”和去年11月暴跌前,社保基金都成功逃顶!这一次,社保基金又出手了,5月5日减持3606万股工行H股,上次社保基金减持工行H股是在去年10月,此后A股和H股市场均出现暴跌。

  与此同时,A股市场的整个银行板块都被机构大举减持,而减持的主力就是社保基金使用的T类账户。

  分析人士指出,在机构减持影响下,银行股后市面临调整风险,同时可能拖累整个市场。

  [简评]: 这一动向确实值得警惕,毕竟近期银行股的杀跌动能还是非常强烈的,因此建议密切跟踪全国社保在香港的动向,同时对其行为加以监测。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