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动力系统:全球采购
2008年05月13日 0:0 169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除了新材料之外,飞机发动机也是飞机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20年,中国需要新增干线客机1600架左右,总价值为1500亿美元至1800亿美元。如果按照每架飞机两个发动机、一个备用发动机计算,就是6000台发动机的市场需求,360多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民机发动机依赖进口
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早在当年“运十”试飞时,中国大飞机的发动机也紧锣密鼓地研制,“不过随后‘运十’下马,大飞机的发动机也因此搁置,这是非常惋惜的事。由于飞机发动机研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未来中国大飞机非常有可能全球采购发动机。
目前,中国的发动机制造还主要集中在军用飞机领域,民用飞机的发动机市场主要依靠从GE、普惠和罗罗等国际知名发动机生产商进口。不过,借助研制大飞机的机遇,我国主要飞机制造集团已经开始酝酿向更高技术的发动机领域进军。
中国一航旗下的上市公司西飞国际(000768.SZ)就曾在其年报中透露,公司未来将以生产200吨级大型飞机零部件为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制造工艺技术,全面突破大吨级飞机零部件生产技术瓶颈,使核心制造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武汉新兰德的分析师认为,成发科技(600391.SH)的实际控股股东成发集团是三大发动机制造商之一,公司以生产经营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主要零部件为主业,发展战略是成为世界级航空发动机及燃气机零部件供应商,可能会从大飞机项目中获益。
国泰君安近期的一份研报指出,我国确定的自主发展大飞机的战略还给相关飞机零部件制造企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以波音公司为例,其大飞机产品60%的零部件均转给其他供应商。
多家上市公司受益
目前,参与波音飞机零部件制造的主要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而波音给《第一财经日报》提供的资料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音就从中国购买了远远大于7.3亿美元的航空硬件;目前4200架在世界各地飞行的波音飞机中使用着中国企业制造的零部件和组件,在全世界共约12000架飞机的波音机队中占35%。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波音MD-80/90机头部分、起落架舱门、水平尾翼就从中国采购。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沈阳飞机公司分别是将于今年正式面市的全新波音787飞机方向舵和垂尾的唯一供应商。787这个项目也是中国航空制造企业第一次参与波音全新一代飞机的研制,且是唯一供应商。
“飞机制造采购合同是西飞国际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先西飞国际从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商拿到的零部件制造合同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2005年、2006年已占总销售收入的30%左右。”银河证券分析师鞠厚林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海通证券的分析师认为,我国目前飞机制造的上市公司中,两家龙头公司――哈飞股份(600038.SH)、西飞国际作为飞机零部件供应商,在行业内具有垄断地位,也将受益匪浅。西飞集团通过定向增发将飞机业务相关资产注入西飞国际后,公司将拥有飞机部装、总装的生产能力,这些优势都将会为其带来大飞机项目中的大量转包订单。(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