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仍是打压市场的主压力
2008年05月26日 15:33 85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广州万隆·成长投资顾问群
提要: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中最大的空头力量之一,很可能实际来自于通过大宗交易抛售的大小非。这意味着前期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大小非实际约束效果十分有限,而“屈从”于政策护盘的基金及其它金融资金,反而成了这种出逃资金的接盘者。
一、大宗交易减持骤增
根据交易所信息显示,自4月22日以来,两市A股一共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成交了74笔,而从2008年起至新规出台前的近4个月中,两市A股通过大宗交易系统,仅成交了42笔。单从数据上对比,大宗交易月均成交总共突增了6倍,而这种情况的发生恰好是规范大小非转让指导意见出台以后。也就是说这种大幅增长很可能是来自于新规出台后,大小非们被迫从二级市场转入到大宗交易达到其减持目的所致,大小非们通过大宗交易进行合规减持的次数大幅增加。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专家们所预测的新规没有对大小非的抛售产生实际约束力,而仅仅是逼使大小非们过桥减持的预期不幸言中。
大宗交易骤增充分说明了一点,那就是目前对大小非约束的指导意见并不象监管层想象的那样,发挥了足够稳定市场的作用。而该政策出台后市场昙花一现的快速反弹和目前指数重现疲态,市场信心明显不足,更能说明这一点。
二、机构难挡非流通股东抛压
目前基金在政策的压力下,虽然做多态度并不是很踊跃,但是被动增仓的情况还是很明显。最近统计数据显示基金表现为净买入,尤其考虑新成立的基金必然有相应建仓需求,另有资料也显示QFII等机构也在积极买入。尤其反常的是近期典型弱势板块---银行股,基金和QFII并没有大量抛售,反而略微买入。从资金流上,我们发现5月5号见顶以后至今,大盘呈现出主动买盘偏多的情况。以上数据说明,政策引导对以基金为主的金融资本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其行为偏向于阶段性被动做多为主。
但5月5号以后的市场仍然出现三四百点的跌幅,我们认为这很可能跟小非的套现有关,而显然不太可能是散户抛售所致。
所以实际上,金融资本虽然在政策的引导和感召下至少被迫执行了维护市场稳定的责任,但如不能有效遏制住大小非们巨大抛售压力对市场的冲击,那么政策稳定市场的目的是很难达到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层通过政策和行政的手段强化了金融资本的做多行为,但是却没有有效限制住产业资本的抛压。其实际效果无非等同于让基金和其它市场参与者去为大小非的行为买单,稳定市场的政策意图反而成为大小非从容出逃的最好通道。所以虽然近来新基金发行节奏提升,监管层为稳定市场而采取积极的措施,但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任何政策措施的效果都必然大打折扣。
三、大小非已成稳定最大障碍
十万亿的大小非市值规模,显然不是二万亿的基金所能抵挡的,更何况其它区区的中小投资者和金融机构。
目前阶段恢复市场信心是保证稳定的最重要基础,而让大部分投资者建立对政策调控能力的信心尤其重要。但如果前期政策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市场参与者所期盼的政策稳定市没有达到,那么再想要挽救市场的信心,就是难上加难。从这点来看,采取合理适当有实际效用的规范措施,已经成为决定市场稳定的关键所在,而大小非问题无疑成为市场稳定的最大障碍。
四、宏观经济看淡预期削弱政策利多
另外,对宏观经济方面的不乐观预期明显削弱了利多政策的效果。
无论是基金还是大小非们,对长期经济预期保持看淡是导致其信心难复的主要因素。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诸多阵痛,都是现阶段大主力们难以回避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政策的看多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而只有适度的产业政策和产业整合调整,才能有效缓解投资者对产业乃至经济发展的不乐观预判。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