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持续发展之路
2008年05月28日 8:4 154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今年3月17日,国家正式将白银市列为全国12个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之一。这一消息的发布,无疑给白银乃至我省的资源型城市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迎来了持续发展的春天。
白银的经济转型可谓经历了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能够得到国家的重视,其中凝聚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省上有关部门,白银市委、市政府几届领导及省、市人大代表等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心智。白银市委书记袁占亭深有感触地说:“在争取国家转型城市过程中,我们是咬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毫不犹豫地去干,积极大胆地去闯,坚持不懈地去争。能够在全国118个资源型城市中步入转型行列,是省、市各级部门、各级干部抢抓机遇、锲而不舍努力的结果。”
多年来,白银市针对有色金属资源枯竭的现状,不等不靠,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之路,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别是200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争取国家支持作为转型工作的重要步骤,统筹安排,抓主抓重,一方面以治理环境污染为切入点争取国家项目支持,一方面主动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争取进入国家转型城市行列。2005年3月,市上确定以白银公司铜冶炼制酸系统改造为突破口,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治理,同时加快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推进大环境绿化。当年,市上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拿出6000万元,占当年本级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多,作为白银公司铜冶炼制酸系统改造的启动资金,带动了国家、省上和企业的投资,从而拉开了争取国家资金和多方支持的序幕。同年5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来白银视察工作时,市上作了实事求是的汇报,他对白银公司的污染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年7月,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在白银召开期间,白银市政府发出了以“加快经济转型,打造和谐矿城”为主要内容的倡议,得到了全国30多位资源型城市市长的积极响应,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会后,省政府、全国政协环资委、中国矿联、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7个单位联合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将白银纳入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及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请示》,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的批示,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的高度重视。
2005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白银市经济转型产学研项目对接会”和“白银厂外围找矿院士论坛”,以八大支柱产业为抓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接续产业,使国家部委领导和有关专家对白银的转型思路有了深入了解,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006年的全国“两会”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锡武、任继东分别提出“将白银市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对白银市污染综合治理”的建议,两项建议整合后被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督办的12项重点提案之一。
2007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会宁视察工作时,对白银资源型城市转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高度重视资源型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着力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里,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对白银的转型工作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多方支持。
借得东风行大船。白银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进入转型行列这一历史机遇,重新研究和制订了围绕转型加快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市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转型工作的决议》,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切发展思考都要围绕推进转型来谋划,一切发展措施都要围绕推进转型来进行,一切发展力量都要围绕推进转型来凝聚的思路。市上先后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市委中心组学习会、市委全委扩大会、市干部大会等,全面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的有关精神,并联系白银实际,通过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着力解决转型过程中的思想障碍,加快转型步伐。市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化基础、培育产业、改善民生、加快转型为主题,积极培育“八大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七件事”,实施“四大民心工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转型的根本是着眼于建立经济支撑,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国务院38号文件强调要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支持资源型城市培育壮大接续产业。为此,市上把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作为转型的根本,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模式,坚持传统产业与接续产业的有机统一,延伸传统产业链条,做强产业,做大基地。市上加快培育有色金属和稀土新材料、精细化工一体化、能源和新能源等“八大支柱产业”,坚持以产业链延伸为突破口,着眼培育强势产业,选择好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建设“五大基地”。近几年,市上一手改造传统产业,一手抓培育新兴产业,一批多元支柱产业蓬勃兴起。去年,“八大支柱产业”完成投资46.8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0.35%,实现增加值87.2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3.64%,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从白银工业的基础和优势出发,以白银公司、银光公司、靖煤公司、靖电公司和稀土公司为龙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出做大产业规模这个关键点,加快有色金属、新型化工、复合型能源、特色农畜产品和物流仓储基地建设。据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8亿元,同比增长11.5%,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良好态势。
国家的政策支持,给全市上下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市上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上下协调、部门联动,扎实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工作。抓紧抓好项目筛选凝练,坚持把项目凝练作为经济转型的核心和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的关键,精选一批产业链条长、生成速度快、带动效益显著的重大产业项目。目前,市上精心筛选凝练的首批38个重点转型项目已得到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的重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农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治理等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重头项目已全面启动。
与此同时,白银市着眼于促进社会和谐,努力解决好就业、就医、就学、收入、社会保障、物价、住房“七大民生问题”,真正把转型的任务落到实处。
好风吹得帆正扬。转型之路刚刚起步,我们期待着白银在转型中发展,在转型中腾飞,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