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钢材期货上市准备就绪
2008年05月29日 9:46 148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王立华昨日(28日)透露,目前上期所钢材期货上市准备基本就绪,呼之欲出;石油期货、铜期权等产品的研究开发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产品创新方面,上期所将贯彻远近兼顾、长短结合、全面准备的思路,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开户数逾40万
昨日,在第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王立华介绍,近五年,上海期货市场成交规模逐年递增,2003年为6万多亿元,2004年为8万多亿元,2006 年为约13万亿元,2007年则跃上23万多亿元,今年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4月累计成交金额逾9万亿元,同比增长52%;客户开户数已近40万户。
王立华表示,在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上海期货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期货价格信号灵敏反映供需变化,并与国际市场行情互动,在国际市场有关商品定价体系中的作用增强,“上海价格”受到广泛关注。
同时,随着市场的发展,参与交易从事套期保值的相关企业及其交易数量增加、保值效果不断扩大,投资者开户及交易业务活跃。
“实践表明,功能的完善和深化,增强了期货市场的吸引力和发展活力。因此,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致力于产品利用价值的开掘延伸和综合功能的完善拓展,以便在更宽范围和更大程度上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她说。
深入创新发展衍生品市场
近五年来,上期所持续深入推进产品、技术、制度、业务等方面的创新,并以产品创新为中心带动其他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果。据有关统计,2007年度全球 46家交易所上市的期货新品种就有1303个。正是创新,有力促进了期货市场领域的扩展、功能的完善、机制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和管理的进步。
王立华介绍,在产品创新方面,上期所正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先后成功上市了燃料油、锌、黄金等三个期货品种,既进一步满足了市场的避险和投资需求,又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钢材期货上市准备基本就绪,呼之欲出;石油期货、铜期权等产品的研究开发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技术创新方面,上期所以实施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为重心推动技术进步,在聘请专业机构咨询、提出“最佳业务模型”基础上,构建新一代交易所系统,并成功上线,性能效率大幅提升;同时,还创立了期货信息数据接入的行业标准,开创了以网络隔离为主实现系统安全管理的模式,率先在国内推出期货电子仓单管理系统,为市场稳定运行及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期货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具有“双刃剑”特点,一方面可用以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又会聚合以致放大风险。王立华指出,次贷危机的爆发及蔓延再次警示,在经济全球化、相关市场渗透联动不断加深的新形势下,金融工具的风险传导效应大大增强。因此,有效控制风险是推进期货市场稳步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将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之内,规避风险的积极作用才能够得以发挥,市场发展才有稳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