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3个国家的经济高增长

2008年06月03日 8:20 9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5月30日,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主席迈克尔·斯彭斯一行来到中国北京推介该委员会两年多的研究成果《持续增长和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出了推动全球13个经济增长最快国家的八大主要因素。

  5月29日晚,迈克尔·斯彭斯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非常复杂,中国以前的贸易顺差是很低的,但现在很高了,而且中国的储蓄率太高,目前又存在通胀的压力,房地产、股市也有一定的泡沫。尽管中国当前受到了地震灾害的影响,但他依然认为货币政策应该坚持从紧的做法。

   通过研究中国、巴西、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全球13个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国家(地区)的增长模式,报告认为,持续高增长的构成要素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良好的市场激励机制、高效的政府、高水平的储蓄及投资、与全球经济的融合等。此外,由于报告中分析的13个经济高增长国家(地区)中有9个来自亚洲,报告对亚洲实现持续高增长的主要因素中还增加了市场配置资源、外商直接投资、知识转移及资源流动等方面。

   报告认为,与全球经济接轨是未来增长的关键,仅仅依靠国内需求有时间间隔的限制。

   世界经济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提供了一个深远、灵活的市场,强有力的出口是高速增长的重要组成,尤其在早期。与全球经济互动,让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得以从外部世界引入观念、技术和诀窍。

   报告发现,成功、高速增长的经济体有一个可靠、包容、务实的政府。尽管政府不应干涉太多、不应试图取代市场或自闭于外部世界,但它们仍然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政府要维持价格稳定并承担财政责任,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私人投资者的风险和收益。

   决策者必须选择增长策略,向公众宣传他们的目标,并争取民众的支持。为此,他们必须使民众相信,为长远计,现在付出努力、奉行节俭、承受经济震荡是值得的。

   对政府而言,远见和务实也很重要。政府必须通过更好的待遇、晋升的机会和公众的认可吸引并留住人才,精干的官员可显著提高政府部门的表现。

   至于将促进出口作为重要的手段,报告警告说,如果汇率政策过度或过长时间地抑制通货,就会消除变革的市场压力,从而扭曲经济的发展。

   报告还说,普遍认为,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才能最有效地贯彻中央的指令(控制通货膨胀并通过利率维持实际产量和潜在产量间的平衡)。

   报告认为,中国还有6亿农村人口可进入城市从事更高产的工作,增长有望在未来数十年内帮助更多人脱贫;中国的高储蓄率是增长的强大引擎,在过去25年中,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国民收入得以积存;政府投资基础设施也被视为增长的樗,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还多;此外,中国还从务实的决策中获益。中国的改革者非常谨慎,在改革初期没有盲目抄袭发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稳定也很关键。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高达24%,但由于价格足够稳定,并未对长期投资者和储蓄者形成干扰;中国还利用国外的教育和知识转让,很多外国专家帮助他们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一批又一批中国学生远赴欧美接受教育;中国充实的劳动力(其中有55%仍在农村)致使其制造价格下降,令那些奉行劳动密集型增长策略的国家倍感压力。但是有证据证明收入提高正将中国推离劳动密集型产业。

   报告建议,除非资源丰富的国家,让储蓄远远高于投资水平绝非良策,因为鼓励了延后消费。用贸易顺差衡量,中国的储蓄过剩可能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00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逐步扩大汇率的弹性。汇率的变化幅度应取决于市场力量。(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