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是否已进入筑底阶段
2008年06月24日 16:40 81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提要:本文试图参考历史上处于底部阶段中的各方面情况,其中包括平均绝对价水平、市盈率和市净率、成交量萎缩情况等等,对底部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目前市场是否处于筑底阶段进行相关分析。
从07年指数创出6100多点有余到目前指数在短短不到一年内跌至2700点,指数已经腰斩一半有多。可以说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在近十年的市场中,这种速度的暴跌是没有见到过的。而上一轮大熊市,市场四年多的跌幅也仅仅能与此次相比,但是下跌速度则很难与此次“媲美”。
那么经过这么一次波澜壮阔的下跌以后,市场是否已到筑底阶段呢?本文试图参考历史上处于底部阶段中的各方面情况,其中包括平均绝对价水平、市盈率和市净率、成交量萎缩情况等等,对底部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目前市场是否处于筑底阶段进行相关分析。
一、个股绝对价
根据历史数据显示,在底部阶段的时候,大部分的股票价格应处于10元以下,甚至30%以上的个股绝对价格应低于5元。而目前阶段的市场中,处于10元以下的个股大约占比68%,而5元以下个股也已达到22%左右,从绝对价格来看,目前的市场中枢至少是不高的。
不过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简单重复的。考虑到国家经济的增长或者减缓,产业结构的变迁,上市公司的股价整体水平和结构情况是因时而变的。所以,从绝对价格水平去分析市场的大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失偏颇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素。就拿万科的股价来说,上次见底是在1元以下,如果此次见底达到1元,则股价还要缩水90%,这样惨烈的下跌是难以想象的。
二、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
根据目前上证交易所显示的数据,依靠现有的业绩资料所计算的静态市盈率,目前全部A股的水平大约在21倍左右,而市净率平均在3倍左右。从历史数据来看,市净率平均在3倍左右,而20多倍的市盈率水平也算是不高不低的了。从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标准来看,目前的A股应处于一个相对合理阶段。
而参考05年下半年的市场状况来看,当时的市盈率最低水平和市净率水平当为15倍和2倍左右。尤其是市净率这一指标较为稳定,相对更加具有长期可比性。从这点来看,目前的A股估值虽然不高,但绝不是就没有下跌空间。
我们认为,从市盈率和市净率的角度来衡量A股的估值水平,应该比用绝对价格来衡量更为有效和具有参考价值。
三、成交量萎缩程度和人气
以上证指数为例,从历史上两次大的轮回情况来分析,97年指数见顶时成交最高超过160亿,到指数见底时成交最低萎缩至20亿左右,成交缩水也达1/8;01年市场见顶时成交最高时逾越200亿,而见底的时候则不足40亿,足足缩水到原来的1/5;本轮行情最高点的成交量不是最大,约为2200亿左右,最大成交出现在07年5月份,约为2500亿左右,目前最低成交为400亿左右,也缩水至最高峰的1/6,缩水也相当严重。
我们认为这一指标相对更为重要。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成交量和人气的极度萎缩,说明大部分原市场参与者已经退出,不但做多力量几近消声匿迹,并且主要的做空力量也已经消耗殆尽,主要杀跌盘早已在市场本身的下跌过程中被逐步消化,否则也就不会出现大幅度的缩量。从市场行为来分析,这时候的市场已经几尽死市,除极少数中短线参与者维系市场成交以外,留下来的几乎都是一些超长期的套牢者,这部分长期套牢盘根本不会由于市场的中短期波动而抛售。市场自然没有很大下跌空间。二,从政策的角度来看,一个已经几乎死掉的证券市场,管理层必须做两种选择,或者是关闭股市,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么就激活市场,让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重新恢复。而这个时候的股市政策,已经不会太多受到其它方面的目标干扰,毕竟一个多输的市场里,已经没有任何压制的必要了。政策制定的参与各方必然都是以激活市场为同一方向的,也就决定政策的力度和效果会十分明显的。
我们看到,目前已经出现市值大量蒸发,大股东开始迫于现实情况做出不减持承诺的案例,这也预示着市场的下跌已经给市场各方参与者施加了不小的压力,市场出现转折的契机已经到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