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北方通和闪电买矿 2.5亿美元掘金非洲

2008年07月01日 9:16 147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中国北方通和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南非Nawa控股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27日在约翰内斯堡,就购买Nawa下属纳米比亚铜矿股权签订了谅解备忘录。
  由于纳米比亚执行类似南非的“黑人经济振兴法案”,要求本国公司对某些特殊行业占有控股权,北京通和能源公司最终从其董事会中共购得49%的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北方通和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系属北方通和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母公司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下属16家法人单位。
  北方通和控股公司此前已拥有加拿大铁矿、加拿大锰矿、加拿大煤矿、蒙古铁矿、内蒙古铁矿、柬埔寨铁矿、内蒙古煤矿等,投资建设项目规模已达人民币200多亿元。
  负责项目介绍的南非谢氏集团公司总裁谢俊发说,“我之所以将该项目介绍给民企就是因为他们效率高,投资决策快。”
  据悉由南非公司控股,位于纳米比亚的矿区总占地300平方公里,属于高富含铜矿,目前被当地人用作农场放牧。
  “该矿场上世纪70年初被发掘,80年代被芬兰人开采过8年,1991年后由于种族、地区冲突问题被迫停止,”段姗姗解释说,“现农场主放牧期间发现很多采矿坑点痕迹和废弃的水井,推断农场底下有矿石。”
  由于资金和技术问题,当黑人农场主发现矿场后无法进行大规模挖掘,仅将地面的矿石卖给周边收购原矿的商贩以维持生计。
  纳米比亚全国总人口180万,缺乏相应的人员以及配套能力,该农场主最终不得不将其部分股份出售给南非的投资公司,期待其作为代理可以寻找到更好的国际市场买家。
  “按估测产量,年产100万吨,目前国际售价6000元计算,该矿年产值600亿人民币。我们的采矿执照是25年,仅以5000万美元购得该项目,其经济利益可见一斑,”北方通和能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文革总经理介绍,“该矿区投产后将以期货合约的形式,面向全球市场供应。”
  与国有企业在非洲经营矿业不同的是,“我们民营企业购买的矿区,需要自己重新建设矿场。而现有国企例如中钢购买的是运营中的矿场,例如中钢在南非的项目使用的是托管方式,即投资-购买-派驻领导-使用当地管理者及员工模式”,周文革介绍说。
  针对于如何规避在非洲投资中出现的其他风险问题,北方通和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段姗姗解释道,“我们在香港注册的公司与南非合作很顺利,双方都执行英属法律。而项目介绍人的当地政治资源也为我们的成功签约提供了保障。”
  段姗姗进一步介绍说,“这是我们继在前25天内,于赞比亚签订收购4座矿场协议后,在南非又签订的一份合同。本次合同的商谈耗时15天。”
  除了纳米比亚的铜矿之外,北方通和还在赞比亚拿下4家矿场的股份。按照本备忘录投资额5000万美元推算,若拿下所有5家矿业的股份,北方通和本次非洲之行总投资额将达2.5亿美元。
  据中国领域顾问公司(China Frontier Advisory)统计数据显示,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了33个矿业项目。其中民主刚果以六家矿场占据排名第一,赞比亚与南非凭借运营五家矿业公司并列第二,在津巴布韦则投资有四座矿场。仅这四个国家的20个项目是中国国企在非洲大陆总投资33项目中的60.6%。
  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矿产项目投资,多数由国有企业完成。据中钢Tubatse铬矿常务董事南凤志介绍说,“中资企业的优势在于勘探阶段,有时勘探投资需要在上千万美元,这里真正体现了国有企业的强项。”截止到2008年中旬,中钢仅在南非的投资总额已达9亿美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购买采矿权费用不是很高,但是当实际进入勘探期时,由于勘探结果的不确定性和高成本性,很多民营企业正是止步于此。
  而北方通和以民企之身一举拿下5家矿产公司股权,这一切,只花了短短40天的时间。北方通和的实力显然不俗,只是其在国内行事颇为低调。
  中国领域顾问公司的高级研究员哈纳·爱丁格介绍说:“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很多尚未勘探出来的,总共占全世界储藏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作为世界上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第一大国,自1993年始同时成为基础矿物净进口国。她认为正是如此,“中国发改委提出中国的能源公司在全球投资或者并购矿业公司。”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