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庆:节能减排关乎企业战略发展

2008年07月03日 14:45 185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赵世庆:节能减排关乎企业战略发展
——访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世庆


  2006年,西南铝业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环境保护先进集体”;2007年,西南铝业被评为有色金属工业创建节约型企业先进单位,同年,西南铝正式申报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2008年,西南铝业因其环保建设的突出贡献与影响,继续被授予“重庆市环境友好企业”称号。西南铝———这个以尖端技术为神舟插翅、助嫦娥奔月的中国航天工业巨子在发展国防建设的同时,始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战略目标。西南铝不但是中国航天工业的一面旗帜,同时也是重庆乃至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和谐社会的典范。日前,本报记者就节能减排等相关环保问题专访了西南铝业总经理赵世庆。赵世庆1982年进入西南铝,2003年执掌西南铝业帅印,连续5年引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被业界誉为传奇人物。记者对西南铝的关注,也源于其传奇背后独特的西南铝现象与精神。

四次创业不断积累精神财富
  《中国企业报·开放重庆》(以下简称《开放重庆》):同大多数制造型工业企业一样,西南铝在环保方面应该也有过曲折与阵痛,能否谈谈西南铝环保理念的变革与突破。
  赵世庆:西南铝是三线建设的老国有企业,建于1965年,承担着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建设之初,几乎没有考虑环境保护。建成投产后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污染,成为当地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纠纷不断,一度成为我们难言之痛。
  准确地说,西南铝的环保之路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西南铝开始进行污染治理;1986年,西南铝对新改扩建项目逐步实行“三同时”制度。
  1992年,这应该是西南铝环保事业的新起点。2003年,西南铝参照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标准要求,找差距、找不足,积极改进,西南铝的环境保护逐步从“末端治理”转到“源头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上,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
  从“要我环保”转到“我要环保”上;从“末端治理”转到“源头控制”上;从“阶段控制”转到“产品生命周期控制”上;从“线性经济”转到“循环经济”上,四次创业,西南铝的环保理念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开放重庆》:2008年是中国的节能减排年,政府出台关于节能减排的两大约束性指标,请问西南铝对此有什么看法?
  赵世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指标,长期饱受工业化污染摧残,我们当前的生态环境脆弱不堪,COD和SO2的排放总量已远远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
  如果继续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现行产品、产业标准,仍然执行现行的污染排放控制标准,即使实现了所有污染源的达标排放,也难以实现排放总量削减10%的目标,不能达到人们所期待的环境质量。
  西南铝2008年节能减排分解目标是:综合能耗比“十五”末期下降12%,节约标准煤4000吨以上,废水量减少排放20万吨以上,化学需氧量(COD)减少8吨以上。
  我认为指标只是一种调控的手段,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杠杆,如何以节能减排管理为重点,坚持节能减排管理和技术改造并举,进一步将节能减排深入贯彻到生产、建设各个环节中,还有长效机制的建立,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换句话说,节能减排关乎企业长远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认识科学发展观。
  目前,西南铝通过积极探索,已经建立起了意识文化制度执行考核等全方位、多层次节能减排保障体系。
  《开放重庆》:我们注意到西南铝近几年在环保工作上有着很多荣誉,请问荣誉对于西南铝到底是负担还是财富?
  赵世庆:荣誉是肯定与激励,也是压力与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讲,荣誉也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给企业带来形象品牌,同时也可能让企业受挫,甚至将企业置于绝境。很多企业把环保建设比喻为“自找麻烦”,对于环保谈虎色变,环保因素是制约企业长远发展的软肋。
  《重庆环境保护条例》规定,企业超标排污将被处以“极刑”,最高达到70万元,实际上这还远远低于违法成本。很多积重难返的污染企业或者单纯追求利润的企业更愿意尝试冒险的后果。西南铝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环保经验,也形成了关于环保的价值评价体系。
  争当节能减排的主力军
  《开放重庆》:我们注意到连续10年经济高速发展,您曾提到“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时期”,请问西南铝环保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是什么?
  赵世庆:这里讲个小插曲,由于工作关系,我曾多次去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我去了迪拜,这是个盛产石油的中东小国家,人类活动、过度开发给这个除石油外资源匮乏的小国家带来巨大创伤。令我震惊的不是其源源不断的石油财富,而是被称为“富贵树”的一项旨在拯救自然、改变生态的工程,花巨资铺设海底管道为广场中心的小树输水,迪拜人的环保理念给我震撼性的启迪。
  西南铝的节能减排工作一直走在国企前列,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环境优先、节约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重化工业是一个提得比较广泛的概念,这个以工业和城市化加速为标志的经济发展更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必然会产生大量工业污染。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化工业中后期,我们西南铝因为行业及产品结构的诸多原因,节能减排显得紧迫而重要,需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争当节能减排的主力军,尽最大努力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借用温家宝总理抗震救灾的话,“一份希望,百倍努力。”
  《开放重庆》:技术创新一直是西南铝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下一步如何在提升产能与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以便让绿色GDP助推企业获得更大发展?
  赵世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南铝是中国铝加工业的风向性标杆,西南铝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不是简单地用“大小多少”等数字可以衡量的,其意义更表现为从无到有:神舟5号、神舟6号、嫦娥卫星、轻轨车厢、飞机翅膀……西南铝制造、西南铝创造……一页页历史被改写,一项项空白被填补……
  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以“产业报国”的西南铝始终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技术创新相结合,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经济效益也连续保持高位增长,这为企业投身环保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以科技投入为保障,对高耗能、高排污设备适当进行技改,实现环境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以绿色GDP助推西南铝第四次创业。
  《开放重庆》:请问西南铝如何认识和理解“环境友好型”这一概念?
  赵世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2006年、2008年西南铝被授予“重庆环境友好型企业”称号;2008年我们主动申请创建“国家级环境友好型企业”。
  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日益紧张。为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国民经济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提出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改变经济活动中资源能源的利用方式。所以,环境友好型社会决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基础性工作就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成,也就标志着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西南铝是中国航天工业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脊梁。三线老国有企业凤凰涅,成功演绎出企业转型的“西南铝现象”。走进西南铝,与赵世庆零距离接触,我们随时被其澎湃的责任激情所鼓舞。
  赵世庆,这个把一切成绩归功于集体智慧与团队精神的西南铝领军人物,以其强大的感染力阐释出西南铝关于环保理念的价值观与普世人文关怀。赵世庆的办公室不能不说简单,但这里却云集着世界最先进的各式民用及军用飞机,这些飞机模型被赵世庆视为珍宝,展示出一代航天人无限的梦想与精神追求,我们骄傲于西南铝“中国第一、亚洲第一”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对西南铝从战略高度出发争当节能减排主力军的公民社会责任表示钦佩。谨以此文献给西南铝及所有关心关注支持西南铝的国内外朋友们。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