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我国经济偏快转向过热风险基本解除
2008年07月08日 15:9 86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一份《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显示,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致合成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小幅回落,描述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继续下行,经济景气呈持续高位回落的态势,“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基本解除”。
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表示:“当前加息作用非常有限,我很担心投资因成本上升等因素明显下降。”
■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致合成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小幅回落,经济景气呈持续高位回落的态势。
■在构成综合警情指数的10个指标中,CPI、财政收入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等三个指标继续处于红灯区,其中CPI、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在红灯区继续上行,财政收入增速继续下降; M1、发电量、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和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速处于黄灯区,其中M1、发电量、工业增加值增速在黄灯区呈持续回落态势,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速基本持平,进出口总额增速小幅上升;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继续处于绿灯区,两者均为下降。
■下半年,宏观调控必须把握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以"稳定需求,增加供给,控制通胀,防范风险"为重点,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地把握实施力度、重点和节奏,稳健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对灾后重建、结构调整、保障民生的支持力度,有效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一、经济景气继续回落,综合警情小幅回落
1、一致先行指数继续回落、经济景气保持下行态势。2008年5月份,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致合成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小幅回落,经济景气呈持续高位回落的态势。5月份,一致合成指数继续出现回落走势主要原因在于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发电量增速呈下降走势。而构成一致合成指数的另一指标,季节调整后的当月消费额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
从图1可以看出,描述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在2008年5月继续下行。从先行指数的构成指标来看,狭义货币M1、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指标增速指标、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指标下降;而季节调整后的钢产量、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上升。先行指数的这种走势表明,经济景气在短期内将继续保持下行态势。
2、综合警情指数在黄灯区继续小幅回落,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基本解除。2008年5月份反映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综合警情指数在黄灯区继续小幅回落。
在构成综合警情指数的10个指标中,CPI、财政收入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等三个指标继续处于红灯区,其中CPI、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在红灯区继续上行,财政收入增速继续下降; M1、发电量、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和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速处于黄灯区,其中M1、发电量、工业增加值增速在黄灯区呈持续回落态势,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速基本持平,进出口总额增速小幅上升;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继续处于绿灯区,两者均为下降。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因素增多,国内也遇到了特大地震灾害等一些突发性困难。我国政府沉着应对复杂局面,及时有序的宏观调控取得了良好效果。经济增长水平向潜在增长率方向适度回落,结构调整朝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加快推进,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就业规模继续扩大,贸易顺差增长过快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但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煤电油气运再度紧张,房地产、汽车等消费热点明显降温,部分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突出,资本跨境流动增加了金融风险隐患。
二、主要经济景气指标变动情况
1、投资增速延续小幅回落态势,处于绿灯区上沿。随着宏观调控效果逐渐显现,同时受出口减少、部分企业效益下降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所回落。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比1-4月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投资增速也在小幅下降,位于绿灯区上沿。考虑到投资品价格上涨较大,据央行统计,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品价格同比上涨8.1%,剔除价格因素,投资的实际增速在20%左右,低于去年同期。分行业看,前5月,与出口关系密切的纺织业和服装、鞋、帽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0.5%和24.7%,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低13.3和14.4个百分点。受国际油价和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塑料、化纤、食品加工业等下游行业盈利前景黯淡,相关行业投资也明显放慢。1-5月,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28.6%、18.3%、18%、18.5%,分别比去年同期降低8、36.5、35.4、17.5个百分点。
2、“五一”黄金周取消造成消费当月增速小幅放慢。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21.1%,比去年同期高5.9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65%,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各月增长情况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保持了逐月加快的势头,同比增速由1月份的21.2%上升到4月份的22%。由于今年“五一”长假由7天变为3天,黄金周的取消造成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增长21.6%,比上月低0.4个百分点。剔除这一不可比因素,5月份消费名义增速仍保持平稳。经季节调整后,消费增速位于黄灯区下部。
3、工作日增加造成出口当月增速反弹,价格因素推高进口增速。5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3.2%,比上月提高9.3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仍在攀升,位于黄灯区上沿。当月出口增长28.1%,比上月加快6.3个百分点;进口增长40%,比上月高13.7个百分点,月度进口规模连续2个月超过千亿美元。当月实现贸易顺差202亿美元,比上月扩大35亿美元,同比下降9.9%,净减少22.1亿美元。5月份出口增速显著反弹源于今年“五一”长假缩短可能影响货物报关的进度。剔除这一因素,出口增长保持平稳,并没有出现显著加快。价格因素是造成进口增速大幅加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4、工业生产增速回落至黄灯区。今年以来,工业生产持续面对外需(出口)减少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增速有所放慢。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增幅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1个百分点。5月份工业生产增长略有加快,主要是由于今年“五一”长假取消,月内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增加4天,这就造成今年与去年同月存在不可比因素。扣除工作日增多的因素,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上月要略低。经季节调整后,工业生产增速仍保持回落态势,已经进入黄灯区。
5、发电量增速季节调整后保持平稳,处于黄灯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从2、3月份逐渐回升的势头转变为明显回落,当月发电量完成29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增幅比上月低1个百分点,环比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发电量增速保持平稳,位于黄灯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3881.93亿千瓦时,同比13.7%,比上年同期低2.1个百分点。
6、CPI当月涨幅回落,季节调整后在红灯区保持升势。5月份,CPI同比上涨7.7%,涨幅比上月降低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季节调整后,CPI增速在红灯区中保持升势。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9%,比上月低2.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7%,比上月低0.1个百分点。5月份非食品价格涨幅回落是2007年7月以来所首见,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幅度是2006年2月以来最大的,而非食品价格和食品价格涨幅在同一月内同时下降也是2007年4月以来的第一次。从CPI八大类构成看,呈现“四涨四落”格局。5月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的有: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讯和居住,其同比涨幅分别相对上月加大0.2、0.1、0.1和0.3个百分点;涨幅回落的有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及用品和教育文娱,涨幅分别比上月下降2.2、0.1、0.3和0.5个百分点。1-5月,CPI 同比上涨8.1%,比去年同期高5.2个百分点。从食品价格构成看,蔬菜、水果价格的季节性回落是拉动食品价格下跌的主力。
7、M2增速反弹,M1增速仍小幅下降。5月末,M2余额4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07%,增幅比上月末高1.1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1.33个百分点;M1余额15.33万亿元,同比增长17.93%,增幅比上月末低1.1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12个百分点;M0余额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8%。1-5月净回笼现金206亿元,同比少回笼139亿元。季节调整后,M1增速仍在黄灯区中下降。
8、人民币贷款投放出现反弹,外汇贷款增速继续小幅回落。5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86%,比上月末高0.16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末低1.66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贷款增速下降,位于绿灯区。5月份延续了4月份贷款同比多增势头,当月新增贷款3185亿元,同比多增712亿元。
9、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增速仍处于红灯区。前5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3.8%,其中5月份财政收入增速高达52.6%,比上月加快35.6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财政收入增速仍处于红灯区。5月份财政收入增速调头向上,逆转此前4个月的下降趋势。
10、企业收入增速保持平稳,位于红灯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768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位于红灯区。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1-2月高4.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21.2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54.3%,煤炭行业增长97.8%,钢铁行业增长25.6%,化工行业增长26.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9%,建材行业增长50.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5.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6.3%,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6.5%,电力行业利润下降74.0%,化纤行业利润下降26.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352亿元转为净亏损443亿元。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