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危机阴雾笼罩英国经济

2008年07月11日 9:19 9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在当前英国的经济形势下,无论财相达林如何乐观,都很难让民众的心理状态回复到信贷危机前的水平,因为房价的下跌和物价的上涨都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需要勒紧裤带度日,已是不争的事实
  前两周,记者去苏格兰西北部的斯凯岛自驾游,住在岛上的一家家庭旅馆——就是管住宿和早餐的那种,英国人称之为B&B(Bed & Breakfast)。一天早餐时,与老板(其实就是房东)聊天,他抱怨说,今年形势不好,现在是旅游旺季,但他的生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6%。
  记者问原因,他答道:“还不是因为信贷危机。”按他的分析,英国的信贷危机爆发后,宏观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现在通货膨胀又那么厉害,居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减少,只能量入为出,先砍掉休假这样的“奢侈项目”。
  老板是金融业出身,对数字有感觉,因此看到36%这样的数字,自然愁眉不展。记者对数字的感觉虽没老板那么敏锐,但在通货膨胀对自己消费能力的冲击上,也深有体会。仅仅是油价的上涨,就让这趟自驾游的成本增加不少,更别说食品和天然气价格暴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了。
  首相警示“困难时期”
  其实,每个英国家庭眼下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次贷危机引发了房价下跌和家庭资产缩水,同时,食品、天然气、汽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不断攀升,让大手大脚惯了的英国人开始捉襟见肘。3日,英国首相布朗在议会回答质询时,正式向全国发出警告称,英国需要作好面对困难时期的准备。
  布朗选择这个时间发出警告是有原因的。过去一两周,英国各机构发布的各种宏观经济数据都不如人意,显示出英国经济面临着不小的衰退风险。其中,市场最关注的是房价和零售这两个领域的数据,因为房价代表着家庭资产,而零售则体现了家庭消费能力。可是,恰恰是这两个领域的数据最糟糕。
  房市每况愈下
  先看房价。1日,英国第二大抵押贷款公司Nationwide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英国房价下跌了0.9%,跌幅虽比5月份的2.5%有所缩小,但已是房价连续第八个月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现在的房价跌了6.3%,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的英国楼市崩溃以来,同比跌幅最大的一个月。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驻英国的一位分析师甚至称,如果把物价上涨因素算进去,6月份英国房价实际比去年跌去了10.3%。
  更糟的是,这次房价下跌影响到了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苏格兰的房产买卖方式与英格兰及威尔士不同,因此房价一般单独统计),连一向坚挺的伦敦市场也不例外。难怪《金融时报》以大号标题报道:“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房价下跌”。
  同日,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公布,5月份共批准抵押贷款4.2万项,比4月份少了1.6万项,跌幅为惊人的27.6%,比去年同期则少了一半以上,更是英格兰银行自1993年开始统计这项数据以来最低的一个月。这大大加重了市场的担忧。
  两天后,英格兰银行发布的信贷市场状况报告则显示,多数抵押贷款供应商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继续收紧放贷,而那些完全依赖银行间拆借市场的中小供应商发放的新贷款已不到去年同期的1/10,可称已基本停止。看到这样的数据,有分析机构认为,英国房价今年年底有可能比去年同期跌去15%。
  零售商接连发盈利预警
  房价的下跌将影响居民的消费能力,这是市场一直以来公认的准则。2日,仿佛是为了与糟糕的房价数据相应和,英国著名的百货零售商玛莎(Marks & Spencer)宣布,公司第二季度销售额比第一季度下降了5.3%。为此,公司执行董事长斯图尔特·罗斯爵士向投资者发出了盈利预警,并将销售额的下跌归咎于民众消费能力的下降,称“是消费者的感受影响了我们”。
  由于玛莎在英国中产阶级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因此该公司的销售额、盈利等财务数据一向被看作英国消费者信心的风向标。2日的盈利警报发出后,玛莎的股价当天暴跌25%,带动伦敦股市的零售业指数也下跌了9.5%,跌至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事实上,玛莎并不是第一家发出盈利预警的零售商。在它之前,已经分别有一家媒体集团和两家汽车销售商在同一周内发出了盈利预警,这表明消费者信心的下跌已蔓延到零售业各个领域。一些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英国的商业信心和消费者信心均已跌到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而在家庭大宗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上,消费者信心更是跌至26年来最低。摩根士丹利的一位经济学家分析说,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往往与搬家有关,现在房价大跌,房屋买卖减少,耐用消费品的销售将不可避免地下降,仅此一项,就有可能把英国的GDP增长率拖低0.2~0.3个百分点。
  财相错误乐观?
  一片悲观声中,只有一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就是财政大臣达林。即便布朗已经发出了警告,他也不以为然。在3日与美国财长保尔森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达林说:“我认为英国经济将继续增长。”他补充说,与上世纪90年代初那次衰退相比,当前的英国失业率更低,基准利率也更低,因此更有能力抵御衰退。
  仅从数据上看,达林的话好像有点道理。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英国经济第一季度增长率为1.1%,虽远低于预期,但毕竟还未陷入衰退。在英国,衰退的标准是连续两个季度GDP增长为负。
  另外,市场上流传的一些数据相互矛盾,让人迷惑。在英格兰银行的信贷市场状况报告中,5月份全国消费者借贷增长了14亿英镑,比前6个月的平均值略高,主要原因是信用卡借款的增长;而第一季度英国家庭的平均支出比去年第四季度还增长了1.1%,让人怀疑房价下跌究竟有没有遏制民众的消费能力与欲望。事实上,官方发布的5月份消费增长数据是如此强劲,以至于伦敦金融城的分析师怀疑是不是什么地方统计错了。但英格兰银行发布的所有这些数据,都被达林拿来支持他自己的观点。
  话说回来,即使这些数据完全真实,也未必有多大的说服力。信用卡借款的增长,很可能是因为英国家庭可支配收入减少,为了维持以往的生活水平,不得不借更多的钱度日;而家庭平均支出的增长,更有可能是通货膨胀的结果。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无论达林如何乐观,都很难让民众的心理状态回复到信贷危机前的水平,因为房价的下跌和物价的上涨都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需要勒紧裤带度日,已是不争的事实。斯凯岛上那家B&B的老板对记者说,今年的形势大概就是这样了,不可能好转了,他已经作好了过“紧日子”的准备。
  而对记者自己来说,斯凯岛之行应该也是今年最后一次自驾游了吧。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