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有色”领域 江西理工大学“高低结合”培养优秀人才
2008年07月22日 14:18 143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本网讯 (江西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盛晓明 余时财)盛夏的江西理工大学校园,绿树婆娑,鲜花盛开,凉风吹满整个夏季。比绿树和鲜花更让师生们感到心动的是毕业生如此好的就业形势——08届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2%以上,此前50多家用人单位集中进校开设就业市场,上百家企业陆续进校招聘人才,其中包括中铝、宝钢、江铜等知名单位,就这样一份份就业协议被敲定,为“有色”领域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面对高校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江西理工大学为何能够“逆市飘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告诉记者:“来校要人的单位多数都是‘老主顾’和‘回头客’,反映了江西理工大学毕业生的示范效应。”而这些“老主顾”、“回头客”的评价是:江西理工大学的学生用着顺心,普遍是能力较高,期望值偏低。
“高低结合”,正是江西理工在学生培养上的着力点。“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是江西理工大学为提高新形势下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而采取的应对之策。为了这个“高”,学校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入手,重视专业外延发展和注重专业内涵建设相结合,优先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专业与加强传统学科专业和应用性学科专业的改造提升相结合;并对生源短缺、口径较窄、就业率低的专业实施控制招生和专业转向,从学生培养的最前端解决定位问题。同时,江西理工大学还在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大学教育两个关键环节,实行重点攻关。针对大学生入学前的应试教育问题,学校注重“学习改革”,不仅在学生一进校门就开展“学习”教育,而且专门开设“专业学习”课程,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针对大学生应用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内涵,以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创业精神培育、创新创业能力实践为定位,集理论研究、技能培训、创业实践于一体,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该校联合中国铝业、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知名企业,推出“双导师”制培养人才,使得校企合作联手培养出优秀人才,进而有力的服务了有色金属行业领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该校特别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行金工实习、企业见习等实践授课,学子们不仅在学校跟从一名导师学习,而且在实习基地也有一位“第二导师”,使得同学们不仅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培养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国家有色工业提供了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为江西老区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极大的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江西在中部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日前,学校出台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并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计划,对学生的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方面给予特色学分的奖励,给予获奖项目指导教师教学科研奖励。
从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到层层推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从“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进项目、进课题,产学研密切结合,到进行创新能力试点教育,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创造学原理、创造工程学及创造力开发方面的知识体系……课内课外和动脑动手的相辅相成,让江西理工大学的学生站在了“领先一步”的起跑线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江西理工大学的学生届届获得大奖,团体名次一直比较靠前,07年晋级16强,而08年更是晋级8强,位列江西首位;由江西理工大学万林生、肖学有、杨幼明教授等人共同完成的《白(黑)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五年,该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纵向开发项目300多项,横向开发项目700多项。目前,该校400多项科研成果在20个省市的企业转化为生产力,直接经济效益突破10亿元。
能力提高了,观念还要更新。江西理工大学以“基层成材”为主题,举办了“校友论坛”、“教授博士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暑假期间,学校动用大批优秀团员付广州、上海、杭州等地进行校友采风,编印《校友风采录》,重点宣传一批从基层干起,有所成就的校友,坚定在校学生“基层成材”的信心。教育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基层,重新认识基层就业与自我实现的关系,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学校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层社区、企业生产一线进行社会实践和认识实习,增强大学生服务基层的意识。江西理工大学还以组织志愿服务西部和江西基层计划为契机,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国家“三支一扶”政策,唱响“到农村去创业发展、到基层去建功立业”的时代强音,努力在毕业生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积极导向,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感召和动员大学毕业生自觉选择到西部、到基层、到艰苦环境中锻炼成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国家和江西省规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和志愿者优惠政策外,学校还对参加“志愿服务西部和安徽基层计划”的志愿者给予政策优惠。近几年,江西理工大学有54名毕业生作为江西省选调生到基层工作,有40名毕业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和江西基层计划。目前,这些大学生已经成为基层新观念的传播者、新技术的推广者、好项目的示范者和先进文化的引导者,赢得了基层干群的赞誉和拥护。
能力提高,竞争的实力增强了;期望值降低,制胜的把握变大了——“高低结合”,给江西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教育部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钨和稀土监督检验(赣州)中心先后落户江西理工大学;从2001年以来,实现了毕业生大幅度增加、就业率不降反增,200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2以上,为有色行业领域输出 “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三实型人才辈受企业青睐。实践证明,江西理工大学“高低结合”培养的优秀人才为 服务“有色”领域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力是巨大的,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江西理工大学着力服务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办学方向。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