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监管权力之争折射职能定位不协调
2008年07月23日 9:26 94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日前,一份由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撰写的《2007年证券市场主体违法违规情况报告》,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笔者读了该份报告之后,感觉其内容和风格仍然是一份学术研究性的报告,并未体现出多少情绪色彩。对于引起争议的部分,主要是在探讨市场违规行为根源的时候,列出了“行政监管承载过重、不堪重负”这一因素,字数虽然不多,但却点出了当前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存在的深刻问题。
应该说,对于证券监管体制存在弊端的讨论,多年来在学界已经是“老生常谈”,这份报告也并没有提出更吸引眼球的观点。但是,该报告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关注,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半年多的股市低迷,与人们对监管机构的不满结合在一起,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泄的途径。另一方面,报告作者的身份,以及报告曾出现在深交所网站的事实,使人们容易把其看作是对监管体系内部矛盾的揭示。
无论如何,该报告能够引发一些思考。
正如报告中所提到的,当前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确实少了有效的市场自律监管这一必要环节。仅就交易所来说,目前我国的两大交易所只是行政监管的延伸,缺乏真正进行市场自律的能力。
虽然新《证券法》已对交易所职能进行了规范,但从根本上看,我国的交易所仍是政府推动成立的,并非证券机构自发的互助和自律组织,距离传统会员制交易所还很远,会员也无法通过实施交易控制和决策权,而达到有效的自律。长远来看,推进交易所的公司化改革,通过促进交易所组织结构和公司治理的完善,才能为股市健康发展增加新的制度条件。
当然,从交易所的角度来看,沦为证监会附属机构的现实,既不符合国际惯例,确实也令交易所本身有所不满。报告中提到,证监会还要“监督和指导交易所业务规则的制定”,明确表达了这一情绪。而“加大自律监管机构的处罚力度,除了适用公开谴责、通报批评这些传统的名誉处分之外,还应该增加经济制裁等新的处分措施”,实际上表达了交易所获得独立权力的愿望。
当前的行政监管体制确实也需要进一步改革。作为出发点,或许应该从改革证券监管理念开始。监管职责失控并不能只归咎于证监会,它折射的是新形势下政府整体经济职能定位的不协调,一种权力过多介入经济生活的不正常现状。“管得过多反而管不好”,这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根本规律。
例如,股市的监管原则,就是应该为所有投资者和企业创造公开、公正和透明的环境,而强调股市服务于国企改革、支持特定领域和企业等,都是不符合现代股市监管趋势的,这也是破坏规则、造成违规行为难以根治的源头。
当前股市上许多争议虽然始于权力分配,但如果符合了改革方向与潮流,就是我们所应该支持的。这并非只是进行简单的权力再分配,也要防止产生新的低效监管主体。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