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金矿梦”新解 全国首创矿产勘查新模式
2008年08月04日 14:51 274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德庆县的金矿开发梦越来越近。而更近的,是德庆领先全国首创了矿产资源勘查新模式———政府组织、企业出资、部门勘查。这一模式是德庆主动承接广东“双转移”的措施之一。
8月1日,德庆县政府与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19地质大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德庆县委书记谭培安昨日向本报透露,德庆县全国首创矿产资源勘查新模式,既发挥了地质勘查部门的专业技术效能,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勘查开发德庆县境内的矿产资源,把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政府组织-企业出资-部门勘查 冲破勘探开发体制障碍
德庆县委书记谭培安昨日向记者介绍,德庆是一个山区县,也是广东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据初步勘查,目前包含的矿产资源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石灰石、建筑用石英砂及陶瓷土、稀土、金矿、铁、锰、铝、钾长石、矿泉水、坦坭等46种。
“此前,由于体制上的障碍,社会资金难以进入矿产资源勘探行业,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了该县资源的进一步勘查,有些项目在普查中被迫停顿,有些项目则远未达到开发要求。”谭培安表示,为此,德庆县政府与省地质勘查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领先全国首创“政府组织、企业出资、部门勘查”矿产资源勘查新模式,吸纳更多社会资金进入资源勘探领域。近期,水泥灰岩、瓷土资源、金及其他金属矿产、矿泉水等对当前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将开展勘查工作。
谭培安透露,由于看好德庆县的金矿资源,2005年省地质勘查部门曾投入100万元进行勘探,后来也是因为资金未衔接上而搁浅。他认为,政府搭建了新平台,冲破了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体制上的障碍,为投资者合作勘查开发矿产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该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欧阳局长称,此次战略合作实现了三个结合,一是地方政府与省级专业部门的结合;二是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将专业队伍与企业家资本结合;三是矿产资源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经济发展的热门助推器。欧阳局长表示,与德庆县合作的矿产资源勘查新模式,将成为今年广东地质勘查的重点工作。
风险、收益共担 “企业相当于风险投资”
谭培安昨日向记者透露了最新进展,截至目前已有3家广东企业与该县签订了探矿合同,其中广州桂粤建材贸易公司瞄准了水泥石矿,佛山顺德区简氏家用电器厂盯上了烯土矿,广东威捷极光汽车灯具公司正在洽谈具体项目,其他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达到数十家。“尤其是广州、佛山等珠三角的实力企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些老板称投入几千万元没问题,目前就是磋商项目合作的细节问题。”
“德庆县的金矿开发梦越来越近。”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19大队相关人士介绍,这些成矿点多在粤西隆起的北东缘、吴川-四会断裂带的北西侧,临近著名的高要河台金矿。在德庆县的京村金矿点,地质技术人员已经发现了3个矿段、10多条金矿脉,找矿潜力巨大;在大剑洞矿区,已经发现了金矿体数十条;在黄铜降矿区,也蕴藏着可观的金银铅和陶瓷原料;在悦城葵坑金矿,也发现了两条金矿脉,有望找到3吨至10吨黄金,若是加大地质勘测力度,德庆县金银矿勘测方面一定能有重大的突破。
“企业出资来勘查矿产资源,也有一定的风险。”谭培安称,企业相当于风险投资,若是在项目合作期间未勘查出矿产资源,或勘查出的矿产资源未达到开发条件,企业的投资有可能打水漂;但若是合作勘查出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企业将获得优先开发权,也可拍卖探矿权获得丰厚的回报。谭培安透露,今日将有北京企业来德庆洽谈。
■相关报道
德庆主动承接广东“双转移”
德庆县委书记谭培安向记者透露,首创矿产勘查新模式还只是德庆主动承接广东“双转移”的措施之一,目前该县依托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顺德龙江(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进一步整合园区资源,规划布局了3个工业区,总体规划面积26500亩,产业转移园官圩塑料制品家具工业区、产业转移园县城林产工业区、产业转移园悦城新型建材工业区首期完成开发面积近6000亩。目前,该县已分别与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商会、佛山市众瀛投资有限公司合作,落实了分别投资5.2亿元和3.8亿元的产业园区开发。
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德庆近年引入42个产业转移项目。同时,加强政银企密切合作,在充分发挥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基础上,加大力度引入金融服务机构,引入世银联控股有限公司在德庆设点开展项目投资、金融担保服务,争取成立村镇银行,近期,县政府还将邀请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以及本市有实力的担保公司共同研究推进银政企合作。“德庆还将加大对西江德庆段码头资源整合,加快完成康州港二期扩建工程,积极扶持港口物流企业,鼓励珠三角地区的物流企业落户德庆。”
对于广东“双转移”可能带来的环保难题,谭培安表示,决不会把产业转移企业落后的技术和被市场淘汰的设备引进园区,“今后引进产业的项目标准就是,企业必须在行业内领先并且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省、市、县环保部门将严把环保关,若环评不合格和不符合要求,坚决不允许进园。”(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